江燕飞 “女性身上有什么特质,才会让她们获得幸福?”90岁北大女教授给出答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 谢谢原图作者)
01
“女性身上有什么特质 , 才会让她们获得幸福?”
主持人饶有兴致地询问起现年90岁的乐黛云奶奶 。 (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
奶奶脸上带着宽厚的微笑 , 用轻柔的、如沐春风的声音给出这样的答案:“要有自己的主张 , 不要靠别人去生活 , 独立还是挺好 。 ”
独立 , 讲了一遍又一遍 , 可谓是老生常谈了 , 可从乐黛云奶奶嘴里说出来还是给人一种很亲切很独特的感觉 。
这 , 跟她的原生家庭和个人后天的追求信仰密切相关 。
02
1931年 , 乐黛云出生在山清水秀的贵阳 。 她的爸爸曾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旁听生 , 后来被聘为贵州大学英文系讲师 。
乐黛云的妈妈更是了不得 。 作为旧时代的女性 , 她的所思所做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称得上“一股清流” 。
无论是少女时代还是扮演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 , 她都始终活得坚毅而独立 , 不依附、不随波逐流、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
结婚之前 , 她就坚定地告诉乐黛云的爸爸:“我跟你结婚可以 , 但是你得让我去读书” 。
结婚以后 , 乐黛云的妈妈因为没有财产支配权 , 买什么都得找老公拿钱 , 想要买的东西又偏偏遭到老公反对而经常吵架 。
委屈万分的乐黛云妈妈没有因此而妥协 。 她不想在经济上依附于老公 , 打算通过教书来获取独立自主生活的物质基础 。
30多岁的乐黛云妈妈 , 由于没受过大学教育 , 想要教书挣钱的想法在外人看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
“不被舆论裹挟 , 才是高级的自由 。 ”
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 , 乐黛云妈妈铁了心要去教书 。
当时 , 俄语很流行 , 乐黛云妈妈报考了广播电台俄语教学班 。 三年后 , 她拿到了毕业文凭 , 获得了教初级俄语的资格 。
一个旧时代的女性 , 尚且如此励志 , 生活在今时今日的女性有什么理由不去追求独立自由的美好生活呢…
03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首先自己要成为与之匹配的那种人 。
在妈妈的熏陶下 , 乐黛云从小就特别有主见 。 她瞒着爸妈 , 偷偷阅读他们不允许的《江湖奇侠传》和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
中学时代 , 受一位朱姓国文老师的影响 , 乐黛云被《德伯家的苔丝》《简爱》等富有故事性的外国作品所感染 , 并因此对文学和戏剧产生了浓厚深远的兴趣 。
对文学和戏剧爱之入骨的乐黛云 , 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 1948年 , 17岁的她同时收到多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到底选择哪一所大学?乐黛云和爸爸起了冲突 。 她渴望进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著称的北京大学 , 而爸爸却执意让女儿去南京上大学 。
知女莫如母 。 了解到乐黛云想去北京读大学的念想后 , 妈妈偷偷塞给她十个银元 , 等于默许了她的想法 。
进入朝思暮想的北京大学后 , 乐黛云因作文得到沈从文先生赏识而从外文系转入中文系 。 大学时代 , 优秀的乐黛云曾作为世界学生代表大会代表访问过苏联 。
大学毕业后后 , 凭借各学科的优异成绩 , 乐黛云有机会成为北京市市长的秘书或者一名叱咤风云的外交官 。
而她始终不忘热爱文学和戏剧的初心 , 大学毕业后抵挡住了形形色色的诱惑 , 毅然选择留在北大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