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 处理不好家庭关系的人,充满控制欲的父母或许是你痛苦的源头( 二 )


女孩从小被妈妈打骂,总认为是自己不好,所以内心深感羞耻,自我价值感低,特别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认同 。一旦被质疑,就会觉得自己受到攻击和指责 。当老公批评自己的时候,内心十分抗拒,仿佛又回到小时候的场景 。于是本能地用攻击的方式来抵御内心的不良感受,心理学上称之为“潜意识的故意” 。夫妻两人的争吵和冷战在所难免 。
当女孩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恐惧源自童年阴影的应激反应,关系便会出现转机 。想要与伴侣重新建立新的相处模式,需要做到4点:
第一,避免再把伴侣投射为严厉苛刻的父母 。第二,试着在应激反应中停留一下,自我觉察 。第三,善待自己,容许自己犯错 。第四,接受父母并并不爱自己的事实 。
夫妻关系中,多看到对方的优点,在信任的基础上彼此疗愈,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
贾政 处理不好家庭关系的人,充满控制欲的父母或许是你痛苦的源头
文章图片
把孩子当大人看,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控制欲强的父母,只会跟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特别严重 。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儿子十一岁,开始有自己的主见 。每次写作业都要求独立空间,不被打扰,有时候会嫌我烦 。跟他讲学习的重要性,任你口干舌燥,他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气得你牙痒痒 。说话的口气也就不知不觉中变得严厉起来,充满火药味 。我希望他能按照我的想法去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而他偏偏不愿意,处处跟我作对 。让人颇为苦恼 。
书中胡慎之分享的一个案例与我们的情况类似,妈妈无法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话一出口就不自觉地变成僵硬的催促、命令甚至责备 。孩子非常抵触 。该如何才能正常跟孩子沟通呢?
胡慎之说妈妈想跟孩子连接之前,先要尝试跟自己建立连接,寻求自我满足的方式 。有自己的爱好和圈子,不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不期望从孩子身上获得充实感 。其次,妈妈可以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来跟孩子说话,可以说:“妈妈很累了,希望你早点做完作业,我们一起休息 。”从“我”字入手,而不是“你怎么……”来开始交谈,这样的语气是平和的,不带情绪,孩子也愿意接受 。
父母要学会将孩子当作大人来看待 。
良好的亲子关系更多的是合作,不是对立、控制、服从 。合作应该是互相尊重的,应该看到对方的存在、发现对方的优点,承认对方的价值 。妈妈以合作的态度跟孩子沟通,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亲子关系,改变双方经常发生冲突的局面 。
贾政在教育宝玉的时候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彼此之间会少些摩擦吧 。宝玉不会是见了老子,就像“避猫鼠”一般惊慌失措 。
亲子之间亦张亦弛,是最好的状态 。
这本胡慎之的《与家人相处的秘密》值得每一个想要经营幸福家庭的朋友读一读,不管是疗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还是想要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夫妻关系,或是对教育孩子有困惑的,你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 。
【贾政 处理不好家庭关系的人,充满控制欲的父母或许是你痛苦的源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