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农村青年找对象难”:男性和女性的困境差异( 二 )


结婚|“农村青年找对象难”:男性和女性的困境差异
本文图片
《山河故人》剧照但后来 , 在性别平衡本就被打破 , 女性还大量流出农村的情况下 , 条件较差地区的适婚男性要想结婚 , 就得加筑自己的婚配条件 , 形成“比较优势” , 彩礼除了补偿女性的原生家庭外 , 还增加了竞争成分 。
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婚姻挤压第三层级了——竞争挤压 , 指的是婚配圈子里 , 低洼地带内部、无法支付高额婚姻成本的男性就会被挤压掉 。 注意 , 这里真正参与竞争、相互绞杀的 , 全是低洼地带的适婚男性 。 因为性别相对均衡的发达地带 , 适婚男青年找对象没有那么难 , 无需参与如此激烈的竞争 。 不过我这里说的“彩礼” , 除了明确支付给女方的那笔钱 , 还包括其他婚姻成本 , 比如农村男青年为了结婚 , 在城镇买房、买车、买更高档的东西等 。 我们这次在驻马店地区调研 , 当地明确需要付给女方的彩礼钱一般是12万到15万 , 高的有18万 , 但当地男青年主要的结婚成本并不在这笔钱 , 而是房子、车子这些结婚的硬条件 。
结婚|“农村青年找对象难”:男性和女性的困境差异
本文图片
《剩女》剧照十年前 , 当地男青年为了娶媳妇 , 可能要在村里建一栋新房子 , 现在则变成了要在县城买套房子 。 我调研的这个地方 , 县城100平米的房子需要60万 , 买辆车20万 , 再加上彩礼、婚宴等等 , 一个儿子娶媳妇 , 至少要准备100万 。 一个农村家庭如果每年存10万左右 , 就已经很多了 , 也要攒七八年时间 , 一个儿子的结婚成本那么高 , 谁还敢生第二个儿子?这种竞争也会引发女方的标准提高 。 我们调研时有一个访谈对象 , 他的大家族里 , 舅妈和姑妈两家都有女儿 。 舅妈家的女儿先结婚 , 当时彩礼20万 , 是当地最高的水平 。 那么再往后 , 姑妈家的女儿要结婚时 , 彩礼肯定不会低于20万了 。 因为在当地 , 哪家索要的彩礼索破了之前的高线 , 其他女方家庭便会往这个标准靠拢 。 即使有些女方家长比较开明 , 不想给男方带来压力 , 会明确不要彩礼 , 但女方家庭必须到处宣传是自己主动不要彩礼 , 而不是对方不给彩礼 , 否则会显得没有面子 。 另外 , 彩礼的高低也和一个地区父辈对子代婚姻责任感的强度有关 。 毕竟年轻人没有那么多钱 , 婚姻成本太高 , 最终还是得落在父辈的身上 。 在父代对子代成婚责任感强的地方 , “帮助子女结婚”变成了父母心里必须完成的一项人生任务 。 这甚至决定了他们在村庄中是不是有面子 , 有尊严 , 人生是否圆满 。 但父辈作为重要甚至主要参与力量的婚配中 , 无论是因为他们的偏好 , 还是社交能力 , 都导致他们更倾向为子代寻找本地婚姻对象 。 但刚才已经说过 , 中西部农村的本地女性资源本就很少 , 这种选择偏好只会推动当地男青年继续提高彩礼 , 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 几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
结婚|“农村青年找对象难”:男性和女性的困境差异
本文图片
《大江大河2》剧照
在父辈的强责任感下产生的婚姻 , 还有其他的问题 , 比如闪婚 。 因为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 , 又要选择本地婚 , 那就只能每年过年期间密集相亲 , 相中之后十几天内走完结婚流程 。 这样的婚姻没有强有力的感情基础 , 当事人往往在相处一段时间后觉得不合适 , 或者发觉有更合适的人选 , 随即闪离 。 从这个角度 , “天价彩礼”的出现 , 是性别挤压、梯度挤压和竞争环境共同导致的 , 本质是为了结婚而付出的成本 。 不要一笔彩礼 , 还可以要房子、车子 , 婚姻成本并没有真的下降 。 正是因为资源过少 , 竞争门槛又越来越高 , 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了非法性质的团伙 , 进行拐卖妇女、骗婚等刑事犯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