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这么好看 韩国综艺节目,不是建立于国家文化上,而是消费女性来获得关注( 二 )



原版综艺中 , 五位团长分别是负责美食的安东尼、负责时尚造型的谭、负责美容美发的乔纳森、负责家装改造的鲍比、负责心理指导的卡莫拉 , 五个人各有其鲜明特征且实力强大 , 直接与其日常所承担的工作紧密联系 , 可谓是做到了完美配合 。
而在改编的综艺中 , 五位团长的人物塑造则像是互不干扰交叉的独立个体 , 在不同嘉宾面前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 却又缺乏个人的性格特征 , 每一期节目中都是固化僵硬的重复行为 。 在改造对象的人物设置上全员女性化 , 企图蹭上“她综艺”热度 , 把握住消费女性的风向标 。

但选取的34岁单身女博士、四个孩子的母亲、不求改变的中年妈妈等 , 注重了参与者身份、职业、需求的差异特征 , 但节目组始终如一的改造方式成为了最大败笔 。
例如 , 女博士是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管理自己的外在及生活 , 而改造团二话不说根据个人审美改造了她的发型、妆容、衣柜 , 完全没有针对她的原始诉求进行相应的对策制定 , 对其余参与者也同样如此 。

第二 , 在节目价值观传达上 , 也与原版节目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 原版综艺始终以嘉宾的个人诉求为出发点去进行引导 , 一切以嘉宾本人为主 , 不喜欢改造想法的可以直接拒绝 , 完全的尊重嘉宾内心 。
“她综艺”播出的原始目标中包括去女性标签化 , 打破刻板印象回归个体自我 。 然而在《你怎么这么好看》中 , 反而是强化了女性的标签化属性 。

贯穿节目始终的五位改造团成员无时无刻不在吐槽女嘉宾的穿衣风格、美妆知识、素颜状态 , 本质上就是在要求女性必须要学会穿衣打扮 。
对于马不停蹄的上班族来说 , 她们能够拥有休息吃饭的时间已不容易 , 何来的额外时间打扮自己呢?不仅在外在条件上贴标签 , 而且对女性的行为提出了过分要求 。 其中的一位四胞胎母亲 ,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与丈夫共进浪漫晚餐 , 并且对丈夫真诚道歉:平时没有太关注到你的感受 , 强行潸然泪下 。

难以想象 , 母亲每天除了要照顾四个孩子的吃穿玩 , 丈夫只是每天去上班照本宣科完成工作任务 , 并未花费大段集中的时间来照顾整个家庭 , 却觉得妻子对自己关注太少 , 希望妻子对他多些关爱 。
这样的价值观很难让观众认同 , 几乎每一期节目的价值观都建立在“女性应该这样那样”的基础上 , 这也是直接导致节目翻车的原因之一 。 故对于改编 , 国外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节目原本是鼓励嘉宾勇敢起来 , 提高她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 。 但在山寨版中 , 我们只能看到社会上不断强化的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 ”

《粉雄救兵》(美)的出发点是参与者本身需求 , 而《你怎么这么好看》全程忽视女性参与者的原始感受 , 将个人审美强行赋予到她们身上 , 试图以消费女性的方式获取市场关注度 。
在最终呈现的效果以及观众的认可度上 , 证明了后者是极度不可取的 。
(二)各有亮点:《创造101》VS《Produce101》(韩)《创造101》的豆瓣评分是5.9 , 原版节目《Produce101》则是取得了8.1分 。 偶像选秀类节目中附着的女性精神意识层面内容较为单薄 , 集中体现了年轻女孩们为实现女团梦想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 分享在舞台竞演过程中所收获的宝贵经验 。

从节目logo、舞台布置到人物设定、节目流程 , 两档综艺几乎完全一致 , 当观众理解了这样的套路 , 在改编节目伊始便能一眼看穿最终的出道席位各自对应了相应人设 。
此时的“改编”倒不如说是复制粘贴 , 不仅在中国出现了这档节目的翻版 , 泰国、越南、日本等地相继推出不止一季的同款节目 , 可见各国对女性偶像的消费现象屡见不鲜 , 且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 这样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并没有实现突破创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