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是真的很渣吗?( 二 )
告诉他:你对自己的认知是有误的 , 并不是“你不好” , 只是这件事没有做好而已 。 你的存在 , 就是你的价值所在 , 你不需要费力做到什么来表明自己有价值 , 而是你本身就是有价值 , 值得被喜欢的 。
就事论事的话 , 你需要给他具体的做法的建议 , 比如“你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给我听 , 我才会知道你想要什么” , 而不是说一遇到问题就指责对方“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 一指责他他会怀疑自己是不好的 , 或者怀疑你接受不了这样的他 , 你不喜欢他 。 最好是多给对方一些认同感 , 赞美和鼓励对方的行为、观念 。
本文图片
我一直是在一种打压式教育下长大 。
我爸我妈这一辈子都没有鼓励过我一句 , 考试成绩好说我骄傲 , 骄傲使人自大 , 考的不好各种花式骂人 , 说我没有出息 。
【|回避型依恋是真的很渣吗?】任何时候他们喜欢打压我的真实灵魂 , 用生气、嘲笑、愤怒、失望等各式各样的负面情绪来逼迫我 , 成为一个他们眼中的优秀的孩子 。
他们会把未完成的人生梦想强加在我身上 , 如果我不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 , 我就要被我妈的付出心态折磨到愧疚 , 她会说“我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
这就导致我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被他们的情绪绑架 , 我会认为爸妈不开心全是因为我做的不好 , 或者我没有出息 , 我对“我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深信不疑 , 觉得自己的存在是父母亲的累赘 , 认为自己是没用的人 , 甚至是有害的人 。
长大后我难以进入亲密关系 , 并不是因为我受过太多情伤 , 也不是因为我害怕深入的恋爱 , 是因为我从没有建立一个正常的情绪认知体系 , 不会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负面情绪的时候伸手抵抗 , 只会逃避 。
本文图片
什么是正常的情绪的认知呢 , 即情绪是情绪产生者自发的 , 应当有界限的 。 如果情绪产生者过度爆发 , 突破了他人的安全界限 , 那么应该为他情绪负责的是他自己 , 而不是他人 。
在正常的情绪认知体系当中 , 别人那些突破你界限的情绪 , 可以被你识别和抵抗 , 因此你才能保护自己的世界 , 感到安全 。
而我的不正常的情绪认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亲密关系里的另一方产生的负面情绪 , 会令我有无端的愧疚感和恐惧感
我非常害怕别人用情绪绑架我 , 受不了一点情绪刺激
这是我小时候经历所致 , 父母的负面情绪会带给我愧疚感和恐惧感 , 让我想逃 。 父母的情感勒索突破了我的界限 , 正常情况下人应该保护自己的边界 , 对入侵者予以反击 , 而我是习惯容纳父母的负面情绪 , 一直在为父母的情绪愧疚不安 , 忽视和否定自己 , 我的界限内也就失去了安全感 。
本文图片
我没有一个合理的安全界限了 , 自我防御机制会变得过于敏感 , 别人想靠近我的时候我就会觉得不安 , 患得患失 。
在恋爱中 , 我面对另一半的小脾气 , 会把它无限放大 , 哪怕放大成情绪勒索的程度 , 然后用低价值感 , 逼自己包容对方的脾气 , 不断问自己“是不是我太过分了/太不好了” , 常常自责内疚害怕 , 不会正常的接纳别人和反击别人 , 只想躲起来 。
我很羡慕那些可以正视别人情绪的人 , 很渴望自己也有能力沟通和解决问题 , 但一碰到情绪挫折我就不行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