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奇门风水 风水学中的常用术语( 二 )


7、龙;风水学中「龙」者 , 山脉也 。
因山脉透迤起伏如龙形 , 故称 。 廖《泄天机 , 寻龙入式歌》:「爰从重浊凝於於地 , 便有高低势 。 势来起伏是行踪 。 前贤呼作“龙” 。 」蔡元定《发论》:夫山以靜为 , 是唯无动 , 动则成动矣 。 成龙之山 , 必踊跌翔舞 , 若其惬硬强勒 , 则不融结者也 。
8、砂 , 又名「砂头」 。
堪舆家对龙穴前後左右诸山的总称 。 古时以砂子堆拨成传授寻龙点穴之法 , 故称 。 徐善继《人子须知 , 砂法》:「夫砂者 , 穴之前後左右山也 。 …前朝、後乐、左龙、右虎、罗城、侍卫、水口诸山与夫官、鬼、禽、曜皆谓之砂 。 单《泄天机消砂入式歌》:“真龙落处四山聚 , 亦自有名义 。 昔贤何以唤为『砂』;於理自呼差 。 杨、曾教人原有格 , 只从砂上拨因黄名作《拨砂经》 。
9、穴 , 即「坟」 。
堪舆家所认为的土中气脉聚结处 。 或成洼状 , 或成突状 。 谓「六」生气最旺 , 适合安坟立宅 。 缪希雍《葬经翼察形篇》:「六者 , 山水相 , 阴阳融凝 , 情之所锺处也 。 同书《怪穴篇》:「以藏聚为主 。 盖黼聚则精气翕集 , 暖而无风 , 暖则无水 , 无风则无蚁 , 三害不侵 , 则穴得矣 。
徐暮继《人子须知》卷首:「穴者盖犹人身之穴位取义至精 。
10、水 , 别称「外气」 。
与「龙」「砂」「穴」并为相地术的四大内容 。 堪舆家认为水为气之母 , 脉气靠水运送而行 , 而水拦截而止 , 寻龙点穴 , 要根据水流的有无、大小、方向、形态等作出判断和印证 。 水势以深聚缓和为吉 , 以激湍冲制为凶 。 郭《葬书》:「风水之法 , 得水为上 , 藏风次之 。
《经》曰:外气所以聚内气 , 过水所以止来龙 。 蔡元定《发微论》:「两水之中必有山 , 故水会即龙尽 , 水交则龙止 , 水飞走则生气尽 , 水融注则内气聚 。 徐善继《人子须知 , 水法》:”水深处民多害 , 水浅处民多贫 , 水聚处民多稠 , 水散处民多离 。
11、向 , 堪语术语 。
指宅或墓的坐向 , 与龙、砂、六、水并为相地术五大要项 。
术家认为 , 坐向大要以背山面水 , 坐北朝南 , 进凶迎吉为佳 , 定向既要视亲地形 , 也要罗盘占测 , 而以地形坐向为先决条件 。 反映在运盘上 , 山与向的运星不笞是山到向 , 还是上山下水 , 其吉凶均须依实际地形裁夺 , 如到山到向虽吉 , 而坐山无山 , 向首无水 , 或坐山有水 , 向首有山 , 仍不宜选用 。
由於自然山水往往不免强差人意 , 术家每采取变通办法来解决问题 。 如偏字之说定山向以山为准 , 依水而变 , 用地盘测量 , 山龙若从子方来 , 午方有水 , 即用子山午向 , 是为最理想的风水宝地 。 但如水不在上方而在丙方 , 则改用壬山丙向以止气 , 馀类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