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消灭病毒的原理,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的原理是什么?( 三 )


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体积较病毒大,有细胞基本结构即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 除此之外还有夹馍、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
致病性不同:病毒是以靶器官为目标,具有吸附、转移和复制功能;当病毒感染人以后,将自身遗传物质转移到人体细胞内,然后进行自我复制,从而干扰了人体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细胞内的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细胞裂解死亡 。
细菌是在微生物的培养基进行细菌繁殖;一方面细菌自身具有侵袭力 , 即细菌突破皮肤、粘膜等屏障,进入机体内定值、繁殖以及扩散的能力,从而损伤人体 。另一方面细菌感染人体以后会不断释放毒素 。
为什么病毒比细菌难以消灭呢?
病毒的不可控因素:病毒强大的自我复制功能:病毒的特性是自我复制,而且病毒的复制能力非常强大,它是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DNA或RNA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 , 合成了子代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成完整病毒颗粒并释放到细胞外 。而所谓病毒复制经历了吸附、穿入、脱壳、合成及装配、释放的复杂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病毒的复制过程,而产生大量的子代病毒 , 而此时,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破坏 。
抗病毒药物不能准确消灭、控制病毒:病毒体积微小 , 通过宿主细胞转移、释放和复制病毒生存的,从而破坏了人的正常细胞 。所以人类在消灭病毒的同时 , 往往就会“牺牲”人体细胞 。这就会出现“歼敌千人、自毁八百”的困难局面 。
而且有些病毒被消灭也许并不是病毒药物的“功劳”,是靠人体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限性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有药物能够控制、消灭病毒的 。
病毒的变异:病毒变异是病毒的基因在某一序列片段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病毒变异是病毒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 , 病毒变异非常正常,比如流感病毒几乎每一、二年都会有变异 , 因此,当人们刚刚研制出预防病毒疫苗 , 由于其变异,就使得疫苗的作用大打折扣 。
病毒具有免疫逃逸的特性:病毒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使得人体免疫细胞不能发现病毒,当我们的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器官还没有发现病毒存在的时候 , 就不能启动免疫反应,而当免疫发生反应的时候 , 往往病毒已经改变活动轨迹,逃逸到其他靶器官去了,不能有效病毒杀伤 。
细菌是依靠二分裂式的细胞分裂:
细菌是通过无性的二分裂方式进行细菌繁殖的,可以经过细胞核与细胞质分裂、延长 , 形成横隔膜及细胞壁,最后子细胞从母细胞中分离的过程 。细菌的繁殖、分裂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有规律的模式,因此 , 一般抗菌素都能抵达,在细菌繁殖前 , 人们利用抗生素将致病菌消灭 。
当然,人体内不是所有细菌都是有害的,我们的肠道内还有许多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常的菌群 , 维持肠道正常生态平衡 。因此 , 抗生素也是不能滥用的,否则就会人为的制造“超级细菌”,我们就诊断无药可用了 。
因此 , 由于病毒具有强大自我复制功能、病毒的变异、逃逸能力,病毒无处不在、往往还需要人类自身免疫功能来控制病毒,使得我们在预防病毒和控制、消灭病毒方面面临着种种考验 。细菌由于其是靠分裂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相对于病毒是可以有抗生素控制的 。
因为病毒是比较复杂的,那么没有专门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的话,他是很难恢复的,而且也是很难消灭的,他跟细菌是不一样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