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你人生上限的,是你做事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
曾有人这样解释:
“一个人想到的是当下‘我能做什么’ , 这样的人只能做范围之内的事 。
有的人想到的则是未来‘我要做什么’ , 他们往往可以突破当下的局限 。 ”
格局太小的人 , 生活只能看到自己目光所及之地 , 整天围绕鸡毛蒜皮的小事 , 终难成大事 。
反观那些优秀之人 , 他们之所以走得远 , 站得高 , 除了学识背景 , 更重要的就是拥有大格局 。
在个人成长书籍《随心逆行》中 , 有这样一段话:
成功的人之所以做出了伟大的事 , 就在于他们是以梦想、理想、情怀为源头的 , 以执着为动力 , 坚信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 。
格局越大 , 越能洞悉世事 。
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 , 首先要做的就是改提升自己的格局 。
真正决定你人生上限的,是你做事的格局
文章图片
打破思维边界 , 提升自我认知
很多人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 , 四位盲人根据自己的感受 , 给出了不同答案 , 并坚持己见 , 认为他人都是错的 。
可事实是 , 他们都是对的 , 却又都是错的 。
仅用自己的三分感受 , 便对大象给予判断 。
他们将自己局限在自己的思维认知当中 , 却不知 , 山外有山 , 人外有人 。
很多时候 , 生活中的很多人不正如这四位盲人:
他们将自己困在现有思维中 , 不敢打破思维边界 , 不敢尝试新的变化 。
这样的人 , 长此以往 , 思维只会越来越僵化 , 人生也会越来越狭窄 。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 , 首重格局 。 ”
一个人若想站得高 , 走得远 , 就必须打破现有思维 。
前段时间 , 孟晚舟回归华为 , 正式回归工作 。
而她对华为的贡献 , 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2003年 , 孟晚舟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
2005年起 , 她主导在全球建立五个共享中心 , 推动全球几种支付中心在深圳建成 , 保证了海外业务的核算支撑;
2007年起 , 负责实施与IBM合作的 , 长达八年的华为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 , 构建了数据系统 , 让华为开启了精细化的管理之路 , 成为华为持续成长的基因之一;
2013年 , 由孟晚舟主导 , 华为在伦敦设立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
2018年 , 孟晚舟正式成为华为董事会成员……
多年来 , 孟晚舟带领财务部门 , 在不断突破思维边界的同时 , 积极尝试新方法 , 用全新角度给华为 , 带来一场不可能实现的改革 。
人的认知 , 就像一把万能钥匙 , 它决定着你对事物的态度与判断 , 也衡量着一个人的人生边界 。
永远固执己见 , 默守陈规 , 只会让自己的认知思维越来越小 。
不局限于过去 , 打开并突破现有思维 , 才能实现逆风翻盘 。
真正决定你人生上限的,是你做事的格局
文章图片
真正决定你人生上限的,是你做事的格局
文章图片
不拘泥于眼前利益 ,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
永远只看得到眼前得失 , 为一时利益而沾沾自喜 , 却不懂得为长远考虑;
这样的人 , 即使短暂成功 , 也只能保有一时之名誉 , 无法享有一世之荣耀 。
优秀的人和普通人的差别 , 其本就在于他是否拥有长线思维 。
是否懂得站在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 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 才是一个人格局大小的制胜关键 。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 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