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扫尘有什么讲究,扫尘习俗( 二 )


3、避免贫穷到来
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很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 。有一年除夕夜晚 , 他又冻又饿,死在屋角 。所以,除夕这天 , 人们乘大扫除机会,把家里的破烂衣服和剩饭剩菜拿出来,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倒掉,表示不让贫穷到家里来 。
4、灶君的传说
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 , 说人间的坏话 。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99999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 。玉帝看后大怒 , 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把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他们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 。玉帝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 , 就满门抄斩 。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 , 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 。
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 。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 , 将三尸神永押于牢 。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
5、迎接玉帝恩赐
相传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 。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 。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 , 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 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 。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 , 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民族风俗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
一到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就忙着打扫室里室外卫生 , 清洗蚊帐被褥,连箩筐家具也洗刷一遍,把内内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然后把几件破旧的东西拿到村口放火烧掉,称为 送穷,意思是把那些晦气全部送葬掉,以换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

过年扫尘有什么讲究,扫尘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过春节除尘有什么含义大扫除是迎新年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民俗之一 。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 。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了对新年的除旧迎新的思想 。
除尘又称扫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 。
起源于古代汉族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
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汉族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
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 。室内屋外 , 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大家小户准备过年 。
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 , 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