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轻人生活压力都很大 , 有很多年轻人虽然工作成家了 , 但也需要父母资助 , 虽然年轻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啃父母 , 但现实生活里 , 有多少子女都在用各种形式“啃老”呢!
我们作为老人 , 把手里的钱借出去了 , 等到我们需要用钱的时候 , 既不好意思跟子女拿钱 , 又要不回借出去的金钱 , 内心一定会很纠结焦虑 , 这样难免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心 。
若真遇到需要花大钱治愈我们身体的时候 , 子女拿不出来钱 , 我们的借款又要不回来 , 岂不是要了我们自己的老命吗?
文章图片
人老了 , 兜里没钱时 , 心不安 , 要不回来影响自己的身体
老话说得好 , 谁有都不如自己兜里有 , 千子万子不如自己兜里的银子 。 人老了 , 就要有傍身钱在兜里 , 尤其是人到晚年 , 一场大病就需要花费很多钱 , 若此时我们兜里的钱借出去不能及时要回来 , 内心是不安的 , 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
72岁的秦阿姨 , 十年前借给亲戚家孩子买房的钱 , 一直也要不回来 , 不是说手里没钱 , 就是说存折还没有到期 , 总之就是各种借口不还钱 , 也不露面 。
秦阿姨的孙子到了要结婚的年岁 , 她想着自己为孙子出些力 , 可自己手里的20万是自己的养老钱 , 不能动 , 只能去跟亲戚要借出去的钱 。
几次没有要回来后 , 秦阿姨自己给气病了 , 住了一次医院又花了不少的钱 。 秦阿姨生气 , 觉得现在的人都怎么了 , 再也不是原来他们那代人“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时候了 。
人老了 , 最怕的就是生气上火 , 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的身体 , 还会在不自觉地生气里增加各种疾病 。 本来当初是好心帮助别人 , 谁知到最后还要自己承受这样的窝囊气 。 人老了 , 要学会利弊权衡 , 不借钱 , 才是对自己晚年最大的负责 。
文章图片
结语:
三毛说:“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 , 世上的悲剧大多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 ”
人老了 , 不要做个过于大方的老人 , 很多时候 , 我们的善良要有锋芒 , 不要被自己的善良伤害了自己 。 尤其是在钱财方面 , 不要轻易地借钱给任何人 , 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孩子 。
也许很多老人说 , 自己的孩子需要的时候 , 我们就该尽全力帮扶 , 怎么能够不借呢?人老了 , 要学会”自私“些 , 给自己手里留些傍身钱 , 内心安宁 , 身心踏实 , 即使儿女也不行 , 否则真到需要用钱的时候 , 没钱才是最大的悲哀 。
【王尔德说:“在我年轻的时候 人老了,守好钱,就等于守好自己晚年的幸福】人老了 , 守好钱 , 就等于守好自己晚年的幸福 。 守住钱 , 晚年的时候会活得更安逸 , 在风雨的晚景里 , 才会有一种抵御晚年血雨腥风的勇气和尊严 , 也才能有一份素简安宁的生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三毛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 退休后,以下这几种退休老人的行为是不被人欢迎了,
-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 在退休后时光里,用清净心去看待生活,不攀比,不计较
-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 忙碌了一生,因一场疾病,看清了身边的老伴
- 第一场雪的朋友圈说说
- 2021致自己发朋友圈的说说
- 常听人说 人老了,不与谁攀比,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睿智老人
- 退休后的我们,需要修炼“开口有温度,闭口有尺度”
- 唐鉴告诉曾国藩:“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若不静 决定晚年生活状态好坏的,不是境遇,而是心境
- 白落梅说:“时间很短 退休后,好好活着,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 陈辉教授曾说过:“依靠父母的支持 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帮忙带娃就是余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