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初读以为是爱情,再读才看清了人性( 二 )


甚至弥留之际 , 葛朗台看见牧师手里做法事的镀金十字架也伸手去抢 , 最终为钱送了命 。
一生为钱 , 即使得到了巨额财富 , 也是个只剩金钱的穷人 。
金钱如水 , 只有流动起来才有意义 , 终其一生 , 吝啬贪婪 , 最终只会被金钱吞噬 。
工于算计 , 人生也成一场交易
金钱之下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
葛朗台不动声色地占有了哥哥的财产 , 蒙在鼓里的查理还在做着巴黎贵公子 。
没见过世面的欧也妮 , 觉得查理完美到无懈可击 , 家里的一切配不上查理 , 却控制不住自己芳心暗许又无法隐藏 。
纨绔子弟查理见惯大城市的光怪陆离 , 只觉得欧也妮土里土气 , 木讷无趣 。
不过 , 苦难方生平等 , 当查理的家庭变故被揭开 , 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
“欧也妮天真清朗的眼睛里闪烁着年轻的爱情 , 只有愿望而没有肉欲的成分” , 这一点 , 足够查理利用 。
于是 , 查理写的两封信 , 就被欧也妮完完整整的看到:
一封拜托友人代卖财产 , 还清债务 , 称自己计划去印尼做生意 , 却苦于没有资金 。
另一封是查理与情人诀别 , 却在提到欧也妮时停了笔 。
不过 , 这已经足够让单纯善良的姑娘奋不顾身 。
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初读以为是爱情,再读才看清了人性
本文图片

巴尔扎克说:“葛朗台是拿着黄金去卖 , 欧也妮是把黄金扔进了爱情的大海 。 ”
欧也妮的积蓄毫无保留地给了查理 , 甚至害怕查理不肯收而跪下来恳求 。
查理呢 , 把母亲留给自己的纯金梳妆匣交给了欧也妮 , 说只有交给欧也妮保管才放心 。
欧也妮以此当做定情信物 , 却未曾察觉 , 这更是查理的抵押 , 抵押欧也妮的钱财和感情 。
查理走后的第七年 , 欧也妮才听说查理回到了巴黎 , 一封来自巴黎的信就到了欧也妮手里 。
查理在信里感谢欧也妮曾经的帮助 , 却也细数欧也妮的小家子气 , 称自己会找一个有门第的巴黎贵族女子为妻 , 每年有十几万法郎的收入 。
信里附着一张8000法郎的支票 , 还欧也妮的本金及利息 , 并索要寄存在欧也妮这里的梳妆匣 。
欧也妮拼尽全力守护的爱情 , 原来是查理的一场交易 。
选择与放弃 , 都是查理算计后的结果 。
当查理因为不想偿还父亲留下的300万债务 , 与贵族联姻受阻时 , 欧也妮却拿出支票 , 让公证人克罗旭立刻去巴黎相助 。
至此 , 查理才知道欧也妮近两千万的身家 , 每年上百万的收入 。
而查理已经为了十几万的年收入 , 搭上了自己整个人生 , 换取了一场贵族婚姻 。
欧也妮也用300万法郎 , 买断了查理回头的路 。
人生就像一盘棋 , 查理算好了一套走法 , 却发现整盘棋不在自己的掌控中 。
他算错了一步又一步 , 错过了欧也妮纯真的爱 , 也错过了垂涎的巨额财富 。
算计太过 , 被算计的终将是自己 。
乐善好施 , 人生福厚而心安
失去爱情的欧也妮 , 继承着父亲的财富 , 却摒弃了父亲的吝啬贪婪 , 内心只有仁爱和慈悲 。
佣人拿侬要结婚时 , 欧也妮给了拿侬1200法郎终身年金 。
要知道葛朗台时期 , 拿侬这个唯一的仆人 , 服务40余年 , 也不过攒了600法郎 。
而欧也妮给拿侬的新婚贺礼 , 还有三打家具 , 并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拿侬 。
拿侬夫妇因欧也妮的慷慨和信任 , 更加忠心不二 , 一心护主 。
富兰克林曾说:“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 , 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