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菊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五 )


看那一朵菊花,远离那菊花群,仿佛不愿与它们为伍,确实它是鹤立鸡群 , 虽一枝独秀,但让人感到了个体所独风姿 , 墨绿色的叶子层层叠叠,如众星捧月般衬托着洁白的花,更显得宁静高远,神圣脱俗 。
看那一片菊花,远看宛如碧绿的地毯上绣着许多五彩的大花,近看又别有一番情趣 , 看看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闻闻朵很香,闻闻那一朵也很香 。让人眼花缭乱 。这一朵似害羞的小姑娘,半张着脸,那一朵却全盛开了,张着笑脸迎接这金色的秋天,还有花骨朵儿的,饱满的似乎要裂开似的,迫不及待的想让人一睹她那绝世的芳华 。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一直泻到地上 。活像一支艳丽动人的凤尾,一条给舞台的灯光照得烁烁发光的长裙 , 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而且无拘无束,仿佛女孩子们洗过的头发,随随便便披散下来 。那些缀满花朵的修长的枝条、纷乱地穿插垂落,带着一种山林气息和野味儿;在花的世界里,惟有凤尾菊才有这样奇特的境界 。
自古以来,很多诗人还给各种菊花有生动形象的描写 。如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月涌江流”“白浪卷沙”;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又如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的,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 。
经过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酝酿,菊花百花凋谢的秋天怒放了,似乎是填补这时的空缺,让这萧条的秋不显得凄凉!
【菊之神】
我喜欢美丽的菊花,更喜欢菊花傲霜斗寒的品格!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之品性见美于人 。屈原汲汲于修养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秋菊之落英”为人格修养之佐餐 。餐菊落英还曾引来诗坛一场有趣的公案 。宋代王安石《残菊》诗有“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句,欧阳修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 。”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 。”向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反唇相讥曰:“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 。”中国菊花品种之多 , 难倒了博学的欧阳修 。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 。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 , 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 。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
菊花的品性 , 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真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说:“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 , “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 。东篱 , 成为菊花圃的代称 。“昔陶渊明种菊于东流县治,后因而县亦名菊 。”(《花镜.菊花》)陶渊明与陶菊成为印在人们心里美的意象 。
望采纳!
菊花有以下的象征意义:
一、菊花文学象征意义 。
1、象征天道所在 。
三国时画家钟繇之子钟会曾做《菊花赋》,认为菊花是天地之气交感生,让人感觉到天道所在 。因此菊花是天道的象征 。
2、象征正直不屈 。
菊花又被称为“黄花”,在古代中华民族中认为黄色的大地,因此黄色也是中色、正色 。菊花凌霜而开,傲岸不屈 ,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正直不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