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古训:人生有十道坎,安然度过要做到十悟!( 二 )


静水流深,成大事者,要学会沉稳 。
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
9
外求
王阳明说,道是“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 。
道是如此,幸福和快乐也是与“外在”无关,只关乎自己的心态 。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
福田就是人的心田,心田也就是福田 。人追求的幸福和快乐其实都生长在自己的心田里,就是内心里面 。
心外是没有幸福可寻的,因此心田里种福还是种祸,全在于你自己 。
10
虚荣
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与自尊有关 。人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分自尊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 。
虚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
“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有的人为了不丢面子,才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表现自我 。
古人云:“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虚荣,也是一种“窃” 。
虚荣者容易轻浮,轻浮者容易受骗,受骗者容易受伤,受伤者容易沉沦 。许多沉沦,始于虚荣 。
“悟”字的本义是觉醒 。
古人把明心见性、发现自我称为“悟” 。
曾国藩 古训:人生有十道坎,安然度过要做到十悟!
文章图片
曾国藩 古训:人生有十道坎,安然度过要做到十悟!
文章图片
二、十悟
1
以善为本,以和为贵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
以善为本,随时把善意传达给别人,别人也会把更多的善意回应给我们,久而久之,我们就积攒下了福分,自己的快乐有人分享,也能够分享到他人的快乐 。
《周易》:“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意思是和气能带来吉祥,乖张会导致祸殃 。
对人和颜悦色,一团和气,自然人人乐于亲近 。
和为贵,使我们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
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是心有大格局;小处着手,是脚踏实地 。
梦想曾经远在天边,现实却是近在咫尺 。在虚幻与现实之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人做事,不能眼高手低 。做不得小事,何以做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3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群处时,管住嘴,三思而后言 。
与别人相处,夸夸其谈,似乎眼界开阔,知识渊博,积淀丰厚,岂不知给人的感觉是轻薄、肤浅和狂妄 。
与别人相处,想说即说,毫无遮拦,毫无回避,往往无意中伤害他人 。
沉默是金!
独处时,管住心,三思而后行 。
古人云:“君子之心,昭之天下,不可使人不知 。”
每当夜深人静时,独自内观其心,自己的真实面目就会浮现眼前 。一个人独处时,常常想着别人对自己的好处,你就会善待每一个人 。
4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君子看到善行就倾心向往,有了过错就迅速改正 。
《左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人难免会有过错,只要及时改正就是好事 。
《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 。”
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掩盖起来 。
古人将“迁善改过”提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
5
君子无争,无好小利
曾国藩:“不与君子争名,不与小人争利,不与天争高 。”
与世无争,了却凡尘;与人无争,养性修生;于己无争,亦淡亦浓亦从容 。
与人争,争一点虚名,争一点蝇头小利 。到头来,不过是,争得浮夸,争得落寞,争得两败俱伤 。只因你争不过如手中沙般的岁月,生命经不起你如此挥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