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纳米快递员,纳米技术的应用( 七 )


美国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查理·范曼 资料来源: 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涵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 。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范曼的演讲 , 他在1959年向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 。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 , 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 。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的基本单元 , 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钙和盐 , 微量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20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 。它们的总价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科学家们称之为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丰富的、无生命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维持、自修复、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扭动、游泳 , 具有嗅觉和视觉,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 , 其价值无与伦比 。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 力图在纳米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 。
纳米技术不是发现的,纳米只是一个尺度 。只是当尺度达到纳米时,一些特有现象出现 。
纳米的微观结构自然界很多 。如荷叶表面,蝴蝶翅膀等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纳米快递员,纳米技术的应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中国科学家用蜘蛛丝造出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什么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 有很多地方都有机器人的身影,例如在快递分拣或者是银行自助 , 甚至在点餐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小机器人 。可以说机器人现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而我们所看到的机器人普遍都有和小孩差不多大小 。
  而最近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陶虎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夏小霞 , 钱志刚合作,用蜘蛛丝造出了一个纳米机器人 。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就觉得非常的震惊,毕竟蜘蛛丝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手轻轻一碰就破了,而用蜘蛛丝打印出来 , 纳米机器人到底有多大呢?加工精度达到了14纳米 。
  可能还有人好奇,这个机器人有什么用,原来这个机器人长得有点像长了胡子的小鱼,类似于龙虾 。它能够在我们人体血糖环境中游动,达到了原本设定好了的酸碱度条件,就会自动降解,同时释放出药物 。
  如果这个技术能够成熟,那么就可以用于智能仿生感知以及药物递送,纳米机器人等领域 。能够帮助我们医生更好的去为病人治疗,缓解病人的不舒适 。对我们很多现在无法治疗的疾病也有帮助 。
  不得不说 , 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好 。感谢于这些技术团队的研发和他们不懈努力 。但是他们日以继夜的付出 , 才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功 。也同样希望他们所发明的这些纳米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成为人们的帮手,帮助医生或者是需要这些机器人的人 , 更好的去完成科研任务 。
  不要也希望有更多的科技能被发掘出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与好处 。据说这个用蜘蛛丝打印出来的纳米机器人是经过基因重组的,蜘蛛丝蛋白利用三d打印技术制造而出 。所以每一个科学领域的成功,势必会给另一个这些领域带来影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