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区别?寒食节可以扫墓吗?

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区别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 , 寒食节也相随而至 。现在 , 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 , 实际上是不对的 。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 , 一个是民俗节日 , 本来就不是一码事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 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後 。寒食是一个民俗节日 , 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 。两者一是农耕节气 , 一是典故民俗 , 本是两码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 , 甚至重合於一日 , 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
文化内涵不同
唐代之前 , 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 , 前者怀旧悼亡 , 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 , 一息一生 , 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 。禁火是为了出火 , 祭亡是为了佑生 , 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唐玄宗时 , 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 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 , 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 , 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
寒食节和清明节哪个更早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 , 一般是清明节前面一天至二天为寒食节;
寒食节起源 ,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 , 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 , 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 , 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 , 与母亲归隐绵山 , 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 , 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 , 将其葬于绵山 , 修祠立庙 , 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 , 以寄哀思 ,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 , 家家禁止生火 , 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 , 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 , 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 , 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
寒食节可以扫墓吗1、寒食节习俗 , 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其中上坟之俗 , 是很古老的 。有坟必有墓祭 , 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 , 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
2、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 , 家家禁止生火 , 都吃冷食 。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 , 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 , 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
3、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 。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 , 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 。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 , 致祭、添土、挂纸钱 , 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 , 用柳枝或疙针穿起 , 置于房中高处 , 意沾先祖德泽 。
4、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其中多数寓意深刻 , 如祭食蛇盘兔 , 俗有“蛇盘兔 , 必定富”之说 , 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 , 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江苏镇江有寒食节食具京扛侪“京扛侪” 。《国民生活历》说:“京口(镇江)以其为寒具 。脐为六角形 , 谓京扛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