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扫墓祭祖清明扫墓是为了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
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 。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 。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至扫墓,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昆明等地方 。
一般观点多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节期间 。将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大约起自唐朝;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大约也只是从唐朝才开始" 。
关于清明扫墓祭祖的传说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清明为什么要扫墓祭祖?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有什么传说?】在文献记载中,介子推确有其人,但在《左传》、《史记》等史书的记载中,并没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节 。并且,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这一说法最早也要到两汉之交才有记载(见于桓谭《新论》)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为了解释寒食节附会而来 。据考,清明节的起源其实与介子推无关 。清明作为一个春祭大节,远在周代之前已经确定 。中国地域辽阔,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文献上主要记载北俗,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此后清明节的墓祭节俗渐出现于文献上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会被附会一个传说作为“起源”,但实际考察,这些说法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2022年清明节可以动土吗 2022年清明前后动土吉日精选一览
- 清明为什么要插柳?清明时节插柳有什么含义?
- 清明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 清明吃青团的由来是什么?青团选购要注意些什么?
- 2022南昌清明踏青赏花去处有哪些?
- 逆袭 面霜有哪些好用?这几款面霜长时间滋润肌肤,想要皮肤好不容错过
- 清明节可以过生日吗?清明节忌讳什么?
- 炒薏仁要多久,炒薏仁煮多久能熟 炒薏仁煮多长时间能熟
- 为何说老年痴呆盯上年轻人,老年痴呆症近年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年轻人预防老年痴呆的必要性有哪些?
- 清明祭英烈寄语大全,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