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爱的艺术》:想要获得爱,首先要有爱的能力

被爱的感觉 , 大多是幸福的 , 有了爱就不会感到孤独 , 可惜 , 很多人却常常忽略了爱 , 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远 , 对爱的错误认知 , 也使得自己在寻求爱的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方式 , 以为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就可以找到爱的对象 。
《爱的艺术》 , 一本关于爱的理论专著 , 作者是心理学家、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 。 书中并没有关于爱的方法、指导 , 而是阐述了爱的本质 , 作者认为 , 所有形式的爱 , 包括父母之爱、兄弟之爱、朋友之爱、情人之爱、对自己的爱等等 , 都包含着共同的基本元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 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 。
爱的艺术|《爱的艺术》:想要获得爱,首先要有爱的能力
本文图片
因此 , 爱不仅仅是身体的感觉 , 更是一种能力 , 想要获得爱 , 首先要有爱的能力 。 如果爱上了某人 , 就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 , 还是一种决定、一种承诺、一种担当 , 而一味沉浸在情感当中的人 , 只是迷恋 , 并不是爱 。
当然 , 除了母爱以外 , 其他形式的爱都有条件 , 也需要获得回报——爱的回馈 。 这种回馈不是物质的 , 而是由爱的人感知到的情感 , 不能被交换 。 比如 , 我送你一份礼物 , 你回我一份礼物 , 这个过程里就感知不到爱 , 只是一种利益交换 。
爱的回馈不仅仅可以从被爱的人身上获得 , 也可以从某个物品上获得 , 比如你创造的作品、你领养的宠物 , 就算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 也好像活生生地 , 有了情感联结 , 甚至于爱这些物品胜过于爱其他人 。
母爱 , 是天然的无条件的爱 , 但并不是所有母亲的爱都是无私的 , 当孩子长大 , 母亲却不愿意分离 , 用母爱把孩子捆绑在身边 , 却仍然认为是为了孩子 。
爱的艺术|《爱的艺术》:想要获得爱,首先要有爱的能力
本文图片
爱可以促进合作 , 可以促进个体对他人或群体作出奉献 , 这显然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 实际上 , 很多动物也有爱的行为 , 无论是“一夫一妻“的天鹅、信天翁 , 还是“一夫多妻”的狮子、“多夫多妻”的黑猩猩 , 它们也会有爱护伴侣、爱护子女的表现 , 很难说这些动物有人类一样的情感 , 但是爱的行为却很相似 。
相比动物 , 人类的情感要复杂得多 , 我们会思考 , 我们会有期待 , 如果被爱的人没有符合我们的期待 , 爱的感觉就有可能消失 。 当我们不再为了生存而烦恼 , 当我们有了其它的欲望 , 对爱的需求就会减少 。
交易 ,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 交换资源可以使双方的收益最大化 , 但是 , 爱不能被交换 , 这种属性在社会活动中必然会发生冲突 。 假如 , 你爱上了某个人 , 但对方并不爱你 , 这时 , 你跟对方说“我给你钱 , 你爱我吧“ , 这肯定没戏 , 如果有也只是为了利益而假装 。
然而 , 在市场化思维下 , 大家关注的是可以被量化、可以被交易的物质财富 , 或者等价的东西 , 用市场化的思维来检视爱以及爱的对象 , 用外在的物质财富表达爱 , 爱就被边缘化了 。
你看 , 我们发明了“婚姻市场”这个词 , 那些高价彩礼 , 那些有房有车、高学历的要求 , 无不凸显了“婚姻是应对孤独以及繁衍后代的二人联盟 , 双方只是合作关系“的事实 。
市场化可以使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 , 但是 , 当我们习惯于计算投入产出 , 就会不自觉地把这一套方法应用到子女、伴侣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上 。 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没存款 , 处不到对象;房价太高 , 结不起婚;养育成本高昂 , 生不起孩子 。 一切都要考虑成本、价值以及回报 , 一方面抱怨人情越来越淡了 , 另一方面又缺乏爱的能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