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锅6样东西,搬家后为什么要温锅( 二 )


这时候,“温锅”的压轴戏开始上演 。搬家了也就意味着分家另过,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家庭的成立 。出嫁的闺女分家另过,娘家无论如何是要帮助的;兄弟分家另过 , 作为兄弟姐妹自然也要帮扶一把;从老家庭里分出来,父母怎么也要给予支持 。也就是说,来温锅的人成分很杂,七大姑八大姨、姥姥舅舅、兄弟姐妹、三亲四友、街坊邻居……来温锅的纷纷送些食物、礼品、添置家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
出嫁闺女的娘家要给闺女家买锅、碗、瓢、盆外带筷子 , 意思示“送聚宝盆”,“快快发家” 。送面食 , 意思示“蒸蒸发发”,甚至吃饭用的小桌子,小凳子也有 。主家会在新宅子的饭屋里垒炉砌灶,寓意安锅立灶,独立生活 。来温锅的其他亲朋好友也会送锅,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做饭得用锅,炒菜得用过,居家过日子是离不开锅的 。“锅”与过日子的“过”又是谐音,送口好锅便是送给好的生活,也是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 。另外要割肉买菜,买鸡买鱼 。鸡代表“大吉大利”,鱼代表“年年有余” 。都是对生活的祝福和对美好日子的向往 。
不同的地理区域,温锅的习俗也不同 , 但都有美好的祝福包含在里面:泰安温锅,来者主要是亲友、邻居,所带礼品花样较多,有送钱的,有送鸡、鱼、肉、酒等食物的 , 还有送匾联、镜子、炊具、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几乎无所不包 。娘家门上送来的礼物主要是炊具,如锅、勺子等,还要送一对公鸡、两条大鲤鱼、两斤豆腐、两斤豆芽 。这些礼物都象征喜庆吉利:鸡是大吉大利;鱼是年年有余粮;豆腐与“都富”谐音,意为发家致富;豆芽有生根发芽、生长的意思 。但也有忌讳 , 绝不能送钟,谐音“送终”,很不吉利 。
滕州温锅,娘家送两只鸡、两尾鱼、两斤豆芽等 。在沂源,儿媳与公婆、妯娌分家迁入新居之后,媳妇娘家的父母、叔叔大爷、弟妹兄嫂、侄男侄女等 , 带上柴草、油盐、粮食、熟食、酒菜等,前去探望,其用意一方面是祝贺 , 另一方面是出嫁女单独过日子,刚刚自立,家境还不很宽裕 , 娘家凑些粮食,把粮囤添满,在生活上帮助一把 。来到新家,娘家人一齐动手整理房间,安置院落,还共同打打今后过日子的“谱” 。新主人中午设家宴 , 父母坐上座,公婆来作陪,充满浓浓的亲情 , 使得新户主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安慰 。
……
温锅结束后,新宅子不再是空空洞洞的房子,而是充满了人间温情的家 。入住新宅子的人也成了真正的家的主人 。“温锅”的习俗能增进亲朋之间的感情、促进邻里之间的和谐 , 使得搬家的人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快乐幸福的生活 。
希望能采纳谢谢了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项习俗,山东省城乡极为普遍 。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宅者,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认识新家门 , 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 。
旧时普通人家多不富裕 , 盖完新房后,常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来"温锅"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送来些食物、礼品 , 添置些家庭用具,以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同时,这种习俗还能增进亲朋感情 , 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使迁居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各地温锅习俗不同 , 让我们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感受一下这一传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