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建筑中多用什么动物,中国古建筑上的瑞兽都是什么?有什么说法?( 三 )


各种有代表性的螭吻形状 。可以看到从隋唐到明清螭吻的演变过程 。明清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 。下图的明清螭吻的部件名称 。螭吻安装在正脊两端 , 俗称吞脊兽,上唇要高于正脊 。所谓的正脊不掩上唇,垂脊不掩下爪 。故宫等官方 都是这样款式 , 比较规整严肃,民间的都比较活泼多变 。故宫的螭吻 。上面的仔龙 必须低头俯首老龙,不能过于张扬 。而且后面的背兽很小 。很呆滞 。背部插一把剑 有很多传说,其中一说说法是 剑插仔龙,不让仔龙飞上天,让仔龙听命于老龙,老龙代表皇帝,仔龙代表什么不言而喻了 。而民间的比较多变,有些甚至仔龙张牙舞爪 , 仰天长啸 风头完全压制了老龙 。后面的背兽也很突出 。山西五台山 十字歇山顶的脊兽非常精美 。江南和南方的螭吻多是鱼龙吻兽取鱼跃龙门之意,但不能变成真龙天子,就变成一种鳌鱼,龙头鱼身的鱼龙吻兽 。但此种鱼龙多是灰塑,由工匠现场堆塑而成 , 固形状没有规制,随心所欲 。灰塑–以石灰为主要原料 , 配以稻草、砖块、木架等在施工现场塑造出神仙、人像、花朵、龙凤等形象 。现场雕塑这这一特点是与北方泥塑砖雕的最大不同 。
最主要的是 螭吻 。也叫鸱吻,但是不叫鸱尾 。有些人容易把螭吻鸱尾混为一谈,其实是不严谨的 。唐朝以前叫鸱尾 , 鹏欲飞行前尾巴上翘之意 。向内翻卷,取大鹏欲飞行前尾巴上翘之意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李家庄的南禅寺–建于唐代的木结构,房顶就是唐鸱尾 。日本唐招提寺金堂上的鸱尾 。西安很多翻修的古建筑房顶也是鸱尾;宋代鸱尾,唐鸱尾向明螭吻过渡的一种产物 。螭吻的来历,民间传说龙生九子 , 第八子就是螭吻,口阔嗓粗而好吞 , 取其灭火消灾 。唐之后,皇帝把自己化身成真龙天子 。而鸱尾是凤鸟的尾巴,是女性的代表 。从此龙的形象就开始逐渐代替鸱尾 。但与飞禽不同的是走兽都是夹着尾巴,螭吻都是向后卷着尾巴;各种有代表性的螭吻形状 。可以看到从隋唐到明清螭吻的演变过程 。明清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 。

在我国古建筑中多用什么动物,中国古建筑上的瑞兽都是什么?有什么说法?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中国古建筑的屋檐角上的动物叫什么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屋脊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 , 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 。
这些屋脊小兽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1、龙,象征天子  
2、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 。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 。”凤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  
4、天马、海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  
5、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之意 。  
6、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  
7、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 。《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 。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独角,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  
8、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遇阴雨作云雾 , 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 。”传说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 。  
9、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