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张瑞芳和初恋错过,晚年再遇,初恋握住她丈夫的手:感谢你照顾她( 三 )
本文图片
张瑞芳剧照
多年之后 , 张瑞芳时常会回想起那次别离 , 在她的印象中 , 郑曾祜为她流了太多的眼泪 , 然而 , 即便时光能够倒流 , 他们当初各自的选择 , 恐怕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 。
到了重庆后的张瑞芳 , 将满腔的热情和精力 , 都投入到抗日爱国宣传中 , 像她的父母一样 , 不遗余力地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 张瑞芳认定这是自己的生来的使命 。
她先后参演了《家》、《屈原》、《北京人》等剧 , 逐渐成为话剧界的翘楚 , 在重庆几乎家喻户晓 。
相对于张瑞芳的精彩纷呈 , 郑曾祜就显得平凡落寞 。 北平有太多的地方 , 充满了他们俩的回忆 。 郑曾祜平日除了攻读学业外 , 经常会到他跟张瑞芳去过的地方 , 在那里默默的呆着 。
只是 , 风景依旧在 , 耳边却再没有那熟悉的笑声 。 郑曾祜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 然后 , 将他的思念述说在与张瑞芳来往信件中的只言片语里 。 然而 , 那文字的分量 , 又怎能及得上他内心相思而苦的万分之一呢?
因为时局动荡不安 , 郑家很快便将郑曾祜送往美国留学 。 从此 , 两人分隔的更加遥远 , 战乱中 , 即便是国内信件都不一定能够送达 , 更何况是远在大洋彼岸 。 就这样 , 两人终究断了联系 。
两年时间 , 音讯全无 , 当年分离时无比乐观的张瑞芳 , 慢慢的意识到 , 她的郑曾祜是真的离开了她 。 于是 , 她将对他的感情收藏起来 , 深深地埋入了心底 , 从此再不敢轻易提起 。
本文图片
张瑞芳剧照
1939年 , 21岁的张瑞芳辗转来到北平 , 参演话剧《心病者》 , 认识了导演余克稷 。 本就对话剧痴迷的张瑞芳 , 很快就被余克稷的才华所吸引 。
作为导演 , 余克稷经常给张瑞芳讲戏 , 只要在这个时候 , 余克稷总是眼里有光 , 神采奕奕 , 他对话剧的创作和理解 , 让张瑞芳赞叹不已 。
书信来往一年后 , 张瑞芳最终决定放下跟郑曾祜的那段感情 , 接受了余克稷的求婚 。 做出这样的决定有多困难 , 大抵只有张瑞芳自己知道 。 那时的她只是以为 , 日后再无可能见到郑曾祜了 。
婚后 , 张瑞芳很快便发现 , 余克稷在生活中的沉闷 。 他仿佛为话剧而生 , 只有在说到话剧的时候 , 他才会滔滔不绝 , 大放光彩 。 然而 , 生活不仅仅只有话剧 , 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 。
张瑞芳最无法忍受的是丈夫的清冷 。 他就像一杯凉开水 , 没有沸腾的时候 。
他可以让自己怀着身孕的表姐独自一人去医院生产 , 也可以在听到自己的小弟离开人世的消息时 , 没有丝毫痛苦的反应 , 他就像没有感情的机器 , 只有在说到话剧时 , 才会通电 , 其他时候 , 永远处于断电状态 。
本文图片
张瑞芳与同事合影
每每这个时候 , 张瑞芳就有些怀念郑曾祜 , 那个人 , 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 然而 , 世事弄人 , 郑曾祜偏偏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重庆 。
当他满心欢喜地去找张瑞芳时 , 却发现她已做他人妇了 。 失落、彷徨一起袭向了郑曾祜 , 他恨自己为什么没能早一些回来 。 如果早一点 , 是不是就可以等到她了 。
随后 , 已过娶妻年龄的郑曾祜 , 没有抗拒家人的安排 , 十分顺从的娶了一位容貌与张瑞芳有些相似的女子 , 他知道 , 错过了她 , 任何人对他而言都是将就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 |63岁大爷相亲:找老伴就是图感情和陪伴,要和我谈钱是不可能的
- 爱情 图钱和不图钱的女人,在男人心里是怎样的位置?两个男人说了实话
- 本文转自:安徽共青团一个人的风景依旧灿烂。|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
- 异性|女人想和你发展一段关系的信号:3个“默许”
- 01我和鹏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 我以为我是个不讨喜的女人,也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