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张瑞芳和初恋错过,晚年再遇,初恋握住她丈夫的手:感谢你照顾她( 二 )


很多年后 , 郑曾祜即便娶她人为妇 , 也忘不了张瑞芳那明朗如星光般的笑容 。 心之所念 , 半点不由人 。 为此 , 郑曾祜对他的夫人只能抱歉的说“我心里有一个人 , 你不要问 , 也不要管我的事 。 ”
两人就这样坠入了爱河 。 正式谈起了恋爱 。 那时 , 郑曾祜为了能够跟张瑞芳多呆些时光 , 经常在放学后先把她送回家 , 然后自己再绕好大的圈子回来 。
这一来二去 , 就被张瑞芳的母亲发现了端倪 。 难得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 , 张瑞芳有一个开明的母亲 。 同张瑞芳一样 , 母亲也十分喜爱这个踏实可靠的男孩 。
除了上学之外 , 两人在闲暇时光也会相约一起出去游玩 。 北海上泛舟 , 颐和园里写生 , 谁都知道 , 他们是极登对的 。
张瑞芳|张瑞芳和初恋错过,晚年再遇,初恋握住她丈夫的手:感谢你照顾她
本文图片
张瑞芳照
如果没有后来 , 毕业后的他们 , 毫无意外是会成婚的 。 然而 , 没有如果 , 很多事情也许早就是注定的 , 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人 , 在遭遇时代变迁时 , 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天南海北的差异 。
张瑞芳和郑曾祜便是如此 , 他们一个出生于革命家庭 , 一个出生于书香门第 , 在面对祖国遭遇列强侵犯时 , 他们 , 或者他们的家庭 , 势必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
1937年 ,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 面对时局的突变 , 即便是象牙塔里的学子 , 也要拿出一份态度来 。
张瑞芳毫不犹豫的选择投身于革命事业当中 , 在她看来 , 这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 父亲的战死沙场 , 母亲革命工作的潜移默化 , 早已成就了她战士般的决心 。
作为一个学生 , 虽不能在沙场上与敌人短兵相见 。 但是 , 她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 号召人们起来抗战的决心 。
于是 , 张瑞芳加入了“北平学生战地移动剧团” , 通过话剧的形式 , 给更多的人传递革命的信心和决心 。 之后 , 又加入了“民族革命先锋队” , 南下重庆开展活动 。
张瑞芳|张瑞芳和初恋错过,晚年再遇,初恋握住她丈夫的手:感谢你照顾她
本文图片
张瑞芳剧照
当张瑞芳热情如火地邀请郑曾祜同自己一起走时 , 郑曾祜为难了 。 如果说 , 就他本人而言 , 他自然愿意追随张瑞芳到任何地方 , 然而 , 那时的他还不具备反抗家庭力量 。
自古以来 , 书香门第远离政治 , 郑家也是如此 。 他们希望子孙将书读好 , 出国留学 , 保得一世平安 。 郑父对儿子自然也是如此期望的 。
再加之彼时郑曾祜已经考取清华大学 , 郑家更加不允许儿子就这样放弃了学业 。 于是 , 郑曾祜选择留在北平继续念书 。
送别的那一天 , 郑曾祜哭的很厉害 , 他隐隐的感觉到 , 张瑞芳这一去 , 便会再无归期 。
少年的情怀 , 无处安放 , 面对即将离别的爱人 , 郑曾祜内心产生的那种无力感 , 让他多年后再回忆起来 , 依然会觉得痛心无比 。
此后经年 , 有好事者跟他说“张瑞芳回来了” , 他便疯一般的跑到那处去寻 , 当得知对方不过是在跟他开玩笑时 , 他竟晕了过去 。
此刻 , 郑曾祜才明白 , 当年自己放走了什么 , 那是他一生灵魂安宁之所在 。 张瑞芳带走的 , 不只是她这个人 , 还有自己一生的念想也随她而去 。
面对哭泣的爱人 , 张瑞芳却很乐观 , 她总觉得不久还会相见的 。 这不过就是一个短暂的离别 。 可谁会想到 。 此一别 , 竟误了终身 。
张瑞芳|张瑞芳和初恋错过,晚年再遇,初恋握住她丈夫的手:感谢你照顾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