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节日七: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 。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 , 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 。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
届时 , 喷水池旁红旗招展 , 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 。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 , 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 。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 , 一派欢乐景象 。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 。
苗族传统节日八:跳香会
跳香会流行于吉首、古丈、泸溪和沅陵一带,举行此会时,以跳舞为主,兼及其它游艺活动 。
苗族传统节日九: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 。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 。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 。
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 。届时 , 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 , 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 。中午时 , 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 。食毕,男吹芦笙 。女唱山歌,尽兴欢乐 。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 。
苗族传统节日十:吃信节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 。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 。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 , 人声鼎沸 。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 。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 , 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
苗族节日每月盘点
1、一月:动月(鼠或子月)1到15日是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 , 在这一天苗族人都不会出远门 。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 , 苗族人会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 。玩年节相当于春节 , 有许多的习俗和一些节庆日 。
2、二月:2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 , 是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
3、三月:3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 。
4、四月:4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⒊孕陆冢ù舐笫欤?。
5、五月:5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
6、六月:6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
7、七月:7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老白茶每天喝多少合适,怎样喝白茶才是正确的?
- 蕨粑炒回锅肉的家常做法,蕨粑的做法家常做法
- 简述农村社会流动的功能,联系农村实际谈一谈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原因和功能
- 挂烫机怎么清理水垢,挂烫机的水垢怎么清理
- 六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各种动物尾巴起到的各种作用?
- 玻璃门上的贴字的胶怎么去除,玻璃门上贴的那种带胶纸的字怎样才能揭掉
- 地暖回填混泥土怎么施工 地暖回填混泥土的施工方法【详解】
- 连翘种类图片大全,连翘常见的几个品种
- 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火焰温度最高是多少
- 藜的营养价值,梨子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