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老子经典名言( 二 )


5.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
6.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 , 孰知其故?
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
8.是以圣人之治 ,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
9.将欲歙之 , 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
10.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 , 没身不殆 。
11.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1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13.譬道之在天下 , 犹川谷之於江海 。
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1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 ,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 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 而民自朴 。”
20.言有宗 , 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
21.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老子的名言,老子经典名言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篇1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3、故道大 , 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4、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已 。
8、出生入死 。生之徒 , 十有三;死之徒 , 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
10、不尚贤 ,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
11、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1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1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 , 柔弱处上 。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 , 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