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在清朝,知府与道台有什么区别,谁的官大?( 五 )


咸丰八年 , 海关总税务司设立 , 并由外国人管理 。为了监督总税务司,咸丰皇帝在全国设置了十五个海关道 , 除了监督和保障清廷的权益,这些海关道还负责办理所在地的外交和通商事宜 。
但除了津海关道以外 , 其它十四个海关道均由就近的分守道和分巡道兼任,但所有的海关道均向直隶总督报告工作 , 是直隶总督的属下 。因此 , 直隶总督的手也伸向各地,使直隶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
既然“道”是介于省和府之间的,说明地位在省之下,府之上,官职的大小应该是在二品到四品之间,多数为从三品 。
同时,道台的职能与与唐朝的节度使类似,可以起监督各个地方的职责 。自然而然,清朝在各个地方上都有了道一级的机构设置,像是山西的河东道(盐法道兼,驻运城)、福建兴泉道(兼海政 。驿传、驻厦门) 。如此一来 , 道台的职责范围扩大了不少,能够监管的事情也逐渐增多 。
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又给准了密折封奏的权势,将手中的权利进一步扩大,也正是这个时候人们才将道视为省之下、府之上的地位 。所以道台完全成为了一种承上启下的职位,若是官员受到道台的分封,这就说明他离巡抚或者是总督的职位不远了 。从这里来说,道台就成为了一种官职进阶的讯号 。
简单点说 , 道员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厅级官员,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
不过因为清朝时期的道台并不是地方性的官职,所以皇帝为了节约人力资源 , 他们基本不会单独设置道员官职 。
一般来说,他们会从当地省份中挑选一些和道台级别差不多的官员 , 让他们保留原本官职的同时,兼职道台的工作 。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基本清楚了道台和知府之间的区别 。
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员,执掌着一个府的所有大权 。
而清朝时期的府相当于现如今的一个地级市 , 那么作为一个府最高的长官 , 知府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市委书记 。
道员则是正四品的官员,比知府高了一个级别,是清朝时期介于省份和市之间的一个官职 。
道台官大,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因为在古代行政、司法不分的; 道台兑换现在就是一个副省长职位 。(又称道员)
道员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厅级官员,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 但道员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级,而是在某些业务上是他们的上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