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需要注意什么,老人去世之后,要注意哪些忌讳( 二 )


如果官员在丁忧期间,有嫁娶、生子、分家、作乐等行为,那么就是不孝的表现 。现代社会,很多人们将守孝时间缩短,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讳子女寻欢作乐 。
4、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
守孝期间 , 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 , 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 。
那么在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但是也要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不能穿的太艳丽,这是以表对长辈的尊重 。
老人去世后的禁忌2一、老人走时身边不能无亲人
旧时人们都讲究后继有人,所以老人去世的时候,一定要有后人在场,这样老人去世的时候才不会孤孤单单,去了另一个世界也不会有太多的牵挂 。
虽然时代变迁,但是中国还是非常注重亲情的 , 这一点规矩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当老人去世的时候,亲人们都在场 , 会被认为是最大的福气,没有给老人留下深深的遗憾 。
二、逝者不能光身而去
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的葬礼上,都讲究要在老人咽气前要为其穿上寿衣,认为这样的衣服老人可以带走,不是光着身子走的 。
因此老人上了70岁,在经过老人同意的情况下,儿孙们就要忙着为老人家赶制寿衣,以便让老人安心地走 。当然,有些老人为了考虑儿孙们的心里接受度,减轻儿孙们的负担,也会亲自给自己筹备寿衣 。
三、报丧时的禁忌
报丧时 , 丧主要在大门上挂白布、白纸,以便让人们知道家里有人去世 。等推测好下葬的吉日和吉时后,逝者的儿孙们要去姥娘家报丧 。报丧时要讲究孝子进门之前,要先在室外行礼,然后再告知亲属逝者去世的消息,以及下葬的具体时间 。
四、入殓时的诸多禁忌
入殓时的禁忌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家属的眼泪不能落在逝者的身上;
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遗体;
3、忌讳逝者的棺木用柳木;
4、寿衣不能有扣子,要用条状布带代替纽扣;
5、忌寿衣的.袖子盖不住手,这样会被认为逝者衣不蔽体 , 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挨穷受饿 。
老人去世后的禁忌3家中老人去世后的禁忌一
寿衣的选择 , 其实寿衣很多人都是提前准备的,因为如果是一些突发情况很难及时的找到寿衣,寿衣的最佳穿戴时间是在身体还有问题的时候 , 寿衣在准备的时候要注意材质,不能因为想要看上去华丽就选择缎子面料的
在寓意当中缎子材料意味着“断子”这在老讲当中是对后代有影响 , 还有比较容易出现疏忽的就是数量了,寿衣的件数常见的就是寿衣七件套、五件套、九件套,不难发现这都是单数 , 在阳间一般认为好事成双 , 反之则是单数为吉利 。
家中老人去世后的禁忌二
葬礼的日期不能选择在重丧日 , 重丧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重就是重复的意思 , 意思是在家中近期不止一起丧事 , 重丧日一般指代的是一个人去世后百日内 , 多则一年左右,家中或者亲戚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况 , 所以一般会避开这样日子举办葬礼,以免家中再出现亲人去世的情况 。
家中老人去世后的禁忌三
守孝期间禁止穿着的色彩过于鲜艳的衣服 , 在古代的时候守孝时间很长 , 经常是几个月的时间,但这个说法在如今是很难适用的,因为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和压力很大,是需要恢复工作和生活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