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就是学生获取作文方法的极好途径 。苏教版习作练习都安排了例文学习部分,例文为学生的习作练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其示范与引领作用不言而喻 。
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要点,在例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 。教材中,例文后面往往会提出几个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暗含了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 。
让学生带着教材所提的问题读例文,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对照图片,读一读例文”的环节,思考例文后面的问题:(1)段秋霞是怎样分段写的?(2)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3)读了这篇习作,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了例文的示范作用,加上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方法:(1)要想层次分明,一般一幅图写一个自然段;(2)要写好看图作文,画面上有的要写,画面上没有的,发挥合理想象也要写 。
这两点正是这篇习作最重要的方法 。如此一来,学生研读了例文,并从中获得了启示,了解了习作的方法,为进一步看图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二、观察图画,说出大意学习了例文,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不能直接让学生对照方法写作,这个坡度对学生来说,依然很高,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坡度 。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习作练习提供的两组图中,任选一组,仔细观察,说出故事的大意 。
学生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又互相说一说,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 。学生了解图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尝试给故事加个题目 。
学生纷纷发言,很快把《知错能改的孙小圣》统一为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把《亡羊补牢》作为第二个故事的题目 。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引导学生说说“亡羊”和“补牢”在故事中的意思,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大意 。
虽然例文后的问题没有提出“仔细观察,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这个要求,但学生显然是有必要完成的 。我设计“观察图画,说出大意”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习作的坡度,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作文常规训练,让学生明白:看懂图的大体意思再作文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
至于“重点突出,选择一两幅图重点写”这样的要求,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练习 。我是这样教学的:师:(学生说出了图片大意)你准备写几个自然段?生:一共是三幅图,所以我准备写三个自然段,一幅图一个自然段 。
师:很好 。你准备把哪幅图的内容写得最多?生:我准备把中间的第二幅图多写些 。
师:这样重点就突出了,这就叫“详略得当” 。这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少作文知识,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三、方法指导,充实内容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学生编故事的时候,这些要素大都会具备,但学生心中没有这些要素的概念,没有故事要完整的概念 。况且要想把故事写具体充实,就要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 。
教师该如何巧妙地渗透这些知识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引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 。以第一个看图编故事《知错能改的孙小圣》为例,我是这样“引说”的:师:星期天早晨,谁和谁一起去生:星期天早晨,小熊贝贝和小猴孙小圣一起去公园玩 。
(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 。)师: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一会儿生: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可开心了 。
师:你们所说的“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就是动作描写 。你们发挥的想象合理,非常符合猴子的特点 。
(学生不仅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发挥了符合猴子特点的合理想象,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方法的指导 。)师:他们来到公园的一座小亭子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迅雷离线下载是什么意思
- 近则不逊远则怨是什么意思,近则不逊远则怨什么意思
- 11.11红包代表什么意思,发红包11.11到99.99,给朋友发红包11.11是什么意思
- 花开花落自有时什么意思,花开花落自有时是什么意思
- 火烈鸟代表什么意思,火烈鸟和仙人掌代表的寓意
- 自行寄回是什么意思,天猫极速退货上门取件和自行寄回的区别
- 割韭菜是什么意思,割韭菜是什么意思
- 自动挡d加减是什么意思,自动挡车d挡的加减号是什么意思?
- 牛plus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牛b普拉斯是骂人吗
- 连续包年是什么意思,连续包季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