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火锅为什么分九格,九宫格火锅的由来( 二 )


九宫格火锅每个格的意义:
我们把九宫格按作用用分为三区域,即中心格、十字格和四角格,下面我就来细说这三个区域都适合干什么用的 。
1、中心格火力强劲,适合烫 。
中心格就是最中间的那个格子,这个格子位置的火力的最强的,所以最适合用来烫一些质地嫩脆、即烫即熟的食物 。比如毛肚、鸭肠、腰片、牛肝、肥牛等这类的食材 。烫出来的食材时间短并鲜嫩爽口 。
2、十字格的火力中等,但均匀,适合适合煮食 。
中心格边上的4个格子,火力中等,比较适合用来煮2-10分钟左右的食材,可以锁住食材的原香 。比如麻辣牛肉、菇类、黄喉、郡花、各种丸子和莲藕等 。
3、四角格的火力较小,适合焖菜 。
十字格边上的格子就是四角格,虽然身处角落,占不了C位 , 也没有强大的火力加持,但却赋予了焖的功能,可以让食材更加软糯入味 , 比如脑花、鸭血、鳝鱼、鹌鹑蛋、肥肠等食材,要15分钟以上的食材都是四角格擅长的 。

九宫格火锅为什么分九格,九宫格火锅的由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重庆的吃货们,为什么吃火锅的时候要用九宫格利用九个格子涮煮不同的食物 , 将荤素菜肴区分,令每一格的锅底不会串味 。因九宫格火锅的耐火度不同 , 所以有特别涮煮吃法 。中间格火力旺,涮煮即烫即熟的食物,旁边格火力均匀,放煮熟才能吃的食物,边沿格火力最弱 , 宜久煮的食物 。
九宫格来由:以前火锅是一口很大的铁锅,几个很可能不认识的人聚在一口锅里,各吃各的 。为了防止你的鸭肠跑到别人那去,就用木头做了格子放在锅里,后来改成铁的 。但是九宫格还是保留下来了,因为可以控制火候,中间的火旺汤沸 , 可以涮易熟的肉食,边上的煮难熟的食物 。
九宫格火锅的正确吃法
第一层:中心格上下翻滚适合烫毛肚、鸭肠、腰片、牛肝、肥牛,8-15秒,鲜嫩爽口 。
第二层:十字格煮|十字格中火慢开适合煮麻辣牛肉、黄喉、郡花、香菜丸子、耗儿鱼 , 2-10分钟,锁住食材原香
第三层:四角格酣|四角格文火细磨适合酣(焖)脑花、鸭血、鳝鱼、鹌鹑蛋、肥肠,20分钟以上,软糯入味 。
九宫格是重庆火锅的传统 。它最早是在嘉陵江的码头边诞生的,吃火锅的都是下苦力的人 。他们单独一个人可绝对负担不起一锅油 , 就需要和不认识的人拼锅 。为了保证自己扔下锅的菜不被别人捞走,就有了隔菜的九宫格 。
到重庆吃火锅一定要吃九宫格 , 顾名思义,九宫格分为九个格子 。分别是中心格、十字格、四角格,不同的格子温度是不同的 , 牛油的浓度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食材切成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厚度、放到不同的格子中涮煮,获得不同的口感,这就是重庆九宫格火锅的奥秘 , 也是重庆九宫格的魅力所在 。吃火锅为什么要用九宫格?那为什么要分格子呢?分格子是以前重庆人的纤夫文化,刚时兴火锅的时候大家兜里都没几个钱,吃不起一整锅锅底,但是架不住单身汉嘴馋,大家几个陌生人坐一起拼个锅就当是“团购” 。为了不让自己的菜漂走,就开始分了格子 。如今吃火锅已经不需要拼桌了,一个人吃火锅也变成了一件悲伤的事情,但是重庆人仍然坚持分格子——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捞菜 。
这要去思考重庆火锅的由来,以前在长江边上有很多装卸船工,他们需要吃些重口味来缓解整日的劳累,而且对吃饭速度要求很快 。以前的九宫格比现在的要大,整体形状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他们吃饭时每人一格,自己的菜放在自己的格子里,每个人只允许在自己的格子里吃饭 。吃完后,还会有下一个在用过的格子里重新放入自己的菜来吃 。这样,就越吃越香,越吃味道越好 。现在看来很不卫生,但分格吃饭的方式在过去这是很方便很美味的吃饭方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