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二 )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
2.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
4. 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
5. 化合价和化学式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3 Fe2+:3个亚铁离子 。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
(2)化学式
① 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
② 意义:
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
③ 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初中化学知识重点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 。(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1.溶液中不一定: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对不同溶质而言)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
(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