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地图
我们可以在一些画册的封面或学生用的直尺图案上看到 , 有些图像从某个角度观察 , 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立体风景画或立体影像,这是光栅立体照片 。有些地图也具有这种特征 , 它是利用双镜头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模型的地图或景物进行摄影 , 然后把这两张影像迭印在一起,得到多组条状像对,再覆盖一张由塑料制成的光栅薄膜通过光栅即可见虚的立体图像 。目前由于成像清晰度不够 , 还受到摄制照片的幅面及工艺所限,只能制作一些较小的表示概貌的地图 。
互补色地图
互补色地图是根据地貌形态和地理景观的实际情况,应用人眼的视差现论和红绿互补的原理制成的 。当人用双眼同时观察某一地貌形态或地理景观时,它们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形状和亮度基本相同 。由于人的双眼是从两个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景物,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平面图像的位置存在一个位差,即人眼的视差 , 它经过大脑视区的加工后 , 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深度的图像 。此时,借助颜色中红、绿是一对互为补色的色彩,将高山、河流、建筑物、风景点等不同的地貌形态和地理景观印刷成红、绿两色相互错开而又迭置的图形,就可得到一张用肉眼看来似乎是杂乱无章,但在红、绿眼镜下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立体地图 。使用互补色地图时,只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红绿互补色眼镜 , 即一边为红色,一边为绿色 。由于红绿镜片的滤色作用,使每一只眼只能看到一种颜色的线条,通过红绿眼睛将具有视差的两张图各自反映到大脑中,就能建立起一个立体的景象 。互补色地图由于能生动逼真、色彩醒目地给人展现出立体地形,使人感到活泼、直观,因而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多种地貌形态(如冰川、河谷、岩溶、黄土沟谷、海岸等),也能为旅游者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旅游区域概况 。
有声地图
纸张是地理信息的常见载体,尽管通过图型的合理设计以及色彩的科学运用 , 图面的载负量已经相当可观,但是需要在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信息量更大,往往受到幅面、比例尺的限制,只能有选择地表示部分信息,且以静态的地理景观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主 。过分强调提高图面载负量,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而增加地图的信息容量,提高应用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改变纸张作为单一的载体形式 。于是,就将具有高密度记录信息的磁带加上附加装置与常规地图相结合,形成了“有声地图” 。有声地图是根据人的视听处于比例协调的情况下,能够帮助提高识记能力的原理而设计制作的 。根据心理物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感觉器官中,以视觉传递信息最快,听觉次之,如果采用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视觉和听觉,在大脑皮层上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会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完善,最后形成完整的物像概念 。有声地图由普通地图、指控器、检索垫和录放机附加器所组成 。指控器是一根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指示棒,可用来指点地图上的地物符号 , 并能从磁带中检索出地物符号的说明;检索垫是由尼龙做成的 , 表面印有能作为地图定位用的许多方格 , 夹层内具有导电树脂混合胶印成的检索栅格和引出电极;录放机附加器具有记忆、寻址和控制功能 , 它受检索垫输出的信号控制 。有声地图使用时,只要将地图放在检索垫上,并按原来的定位要求定位,当指控器指向地图某一地物符号时,指控器输出的检索信号由检索垫夹层内的栅格通过引出电极进入录放机附加器,并从磁带上检索出相应的解说内容 。这样,在观察地图上某一地物符号的同时,也能听到有关该地物的解说 。随着时间的延续,视觉注视某一地物符号,听觉却在不断按受新的内容信息 , 此时 , 使人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地图的阅读和应用效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97年属什么的 97年最佳配偶属相
- 鸡叉骨是鸡身上哪块骨头,鸡身上v字形的骨头叫什么
- 须要和需要的区别,须要与需要的区别是什么?
- 乐神三宝蜂胶有什么作用,蜂胶的作用与功效
- 结构图怎么画,组织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 肌肉率多少正常,正常人的肌肉率为多少
- 洗照片的尺寸有哪些,洗照片的尺寸有哪些
- 装修后不久墙面反碱是谁的责任 墙面反碱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 NMN的使用禁忌,朋友跟我介绍了一款补充NMN的保健食品,想买来试试但是想知道有没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服用的?
- 大米生黑色虫子还能吃吗,大米长了黑色的虫子还能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