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 , 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
小年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小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于是,每逢小年,人们总会包饺子吃,形成了小年吃饺子耳朵不被冻的习俗 。
🌷🌹过小年的习俗之二:藕夹子 🌹🌷
嘉鱼藕夹子是湖北省嘉鱼县的汉族小年传统名吃,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 , 寓意很吉祥 。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洋钱”,是因为藕夹子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象古时的钱币 。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 。逢年小年过节 , 每家都要做上一篮子藕夹子,除自家食用外还馈赠亲朋好友,成为一道闻名遐迩的传统特色菜肴 。藕夹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对我们启发颇深 。
传说古时有一藕农靠长藕、卖熟藕为生,尽管他终年辛勤劳动,一年下来所剩无几,只能勉强糊口度日 。他想改变穷困 , 连做梦都在想怎样富起来 。在小年这天,他劳累困了,随手在藕堆旁铺上几张 荷叶就睡着了 。梦乡中,一个白发老人飘飘然然向他走来 , 老人和蔼地对他说:你呀,守着金山却富不起来 。藕农问老人此话怎讲 , 老人说着随手拿起一支藕,右手一挥以手当刀 , 一片片厚薄均匀的藕片从老人手边滑落,藕片掉在地顿时变成一堆光闪闪的金钱 。藕农看呆了,他捧起一捧金钱,谁知金钱到了他手里又变成了藕片,藕农问老人这是怎么一回事,老人说金钱不是容易得来的,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真正得到 。藕家连忙跪下请老人赐教,老人扶起藕农教了他制作藕夹子的方法 , 说完就不见人影了 。藕农醒来后,按老人教的方法,制作出香脆酥口的藕夹子,送给乡亲们品尝 , 大家赞不绝口人人称好,后来藕农干脆开了一家饭馆,以藕夹子为当家菜肴 , 生意很红火,自然他的日子也一天天富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在小年这天做藕夹子吃 , 久而久之就形成习俗了 。
独具风味的藕夹子,是天长人家宴中必备的一道菜,刚出锅时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 。小时候我每逢过小年的餐桌上 , 都会有一道藕夹子,让人回味无穷,唤醒着天长人儿时的记忆 。
🌷🌹过小年的习俗之三:做米饼 🌹🌷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小年做米饼的习俗 。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 , 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 , 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
米饼诞生于岭南客家聚居区,传承发展在两广,广东广西多地有做米饼的传统 。传说米饼的做法起源于清朝末年过小年的时候 。当时很多平民百姓家境清贫,过年时买不起鸡鸭鱼肉 , 于是用当地盛产的糯米和蔗糖制作成米饼代替 。制作米饼的模具在当地被称为“饼印” 。饼印花式繁多,既有福、禄、寿、喜等字样 , 也有花鸟虫鱼等图案,让这份民间小吃处处彰显小年节日的情调和意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智能手机常见问题故障有哪些 智能手机常见问题介绍
- 家庭净水器哪个好 家庭净水器品牌推荐【详解】
- 三星S5368和三星W999哪个好
- 为什么有的人不长智齿,为什么有的人没有智齿呢
- 电热膜取暖器有哪些品牌 电热膜取暖器知名品牌推荐【详解】
- 为什么总会接到许多的骚扰电话,总有陌生号码打电话是怎么回事?
- 同仁圣方骨康膜的用途,用同仁圣方骨康膜有依赖性吗?用后效果怎么样?
- 下巴平的是什么脸型,我有下巴 但是不尖下巴最下面有点平这还算瓜子脸么?
- 小米Note和MOTO X Style哪个好
-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帮助吗,适宜的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