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多品牌护肤品打擦边球,以“经皮肤科医生检测”为宣传方向

护肤品是很多女孩子的生活必备 , 而随着颜值经济的发展 , 如今越来越多的男孩子也加入了护肤大军 。 由于消费升级 , 越来越多的人从只注重品牌到在乎产品成分 。 成分党在护肤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而随着成分党”壮大 , 功效性护肤也异军突起 。 不仅孵化出多个主打强功效成分的新品牌 , 连原本主打天然、草本的老牌护肤也开始强调成分、功效的关键词 。
近期 , 一位化妆品监管方面人士的公开演讲引发行业热议 。 其提到的“擦边球”行为背景 , 实际来自于今年上半年《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公布后 , 市场对功效评价方法空白地带的不同执行 。
【品牌多品牌护肤品打擦边球,以“经皮肤科医生检测”为宣传方向】业内人士表示 , 行业中也有很多“擦边球”的行为 。 例如 , 有部分企业以产品功效‘经皮肤科医生检测’作为产品宣传点 , 但实际上 , 在功效评价实验上 , 皮肤科医生、皮肤病科室和专业的功效评价实验人员的检测是没有差别的 。

品牌多品牌护肤品打擦边球,以“经皮肤科医生检测”为宣传方向
文章图片
在测评方式上 , 以欧莱雅、雅诗兰黛集团为代表的一批老牌美妆集团 , 旗下品牌多采用品牌内部及合作实验室的消费者测试为功效依据 。 而以PMPM、珀莱雅、玑研之光、达尔肤等为代表的相对资历年轻的品牌或新产品 , 会使用第三方机构来背书 。
很多品牌在宣传的时候 , 会采用皮肤科医生建议的字眼来博取眼球 , 例如 , 相宜本草一款龙胆安心舒润乳霜提到“三甲医院功效验证” , “水+乳霜叠加使用4周减退泛红干痒 。 ”美容仪领域的雅萌 , 则宣称“皮肤科医生亲测肤质改善效果”、“与9位皮肤科博士/医师一同参与28天亲测 , 认同ACE抗老效果” 。
事实上 , 医学相关名词在化妆品领域的使用争议由来已久 , 且时常被列为监管重点 。 然而 , 找“专业人士”背书仍然是不少品牌的首选 。
你在购买护肤品的时候会不会注意到相关的名词呢?你觉得这算不算是虚假营销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