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必太用力|《人生不必太用力》:究竟怎样才能做真实的自我?( 二 )
同样 , 当我们发觉伤感、恐惧和气愤也都不属于我们 。 凡是来了又走的 , 都不是我们的 。 它可能只是一种情绪 。
“会思考”是大脑的一个强大工具 ,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 , 它只是我们个人觉知的一个层面 。
在思考中思考 , 在道理中寻找道理 , 跳出自己思维牢笼的局限性 , 以及“我知道”的错觉意识 。
一切的改变来自于思考 , 而思考时的思想觉知要参考于当下;从宁静中去觉知去运行这一切 , 达到最真实的自我境况 。
作者还为我们准备了这样一段情境例证 , 他认为:
“这内在的生命力 , 处于波动的情绪和思想之下 , 身体就成了它的出囗 。
感受你内在的能量 , 精神上的噪音就会立刻消减乃至消失 。 感受能量在你的手、脚、腹腔和胸腔游走 , 感受你的生命 , 那个向你体内注入生机活力的生命 。 ”
思考但不受制于思考 , 才是人类追求的本意 。
03
随处自在 , 你便是奇迹
在一片没有被人类过多侵入的森林 , 你不止会发现丰富多彩的生命 , 也会看到胡乱倒塌的枯木、腐烂的枝叶和正在被分解的物质 。 在我们的眼前 , 生命和死亡同时上演 。
然而 , 反复往返 , 当你仔细观察又会发现:那些腐烂的枝叶和正在分解的树干又孕育了新的生命 , 它们生机勃勃 。
这世间每天都在上演的是:微生物在工作 , 分子在重组 , 没有死亡 , 有的只是生命在不断变换的方式 。
或许在我们的大脑中 , “死亡”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
而有一天 , 当你体会到生命中某种重大的损失 , 像失去财产、亲密关系、名誉、工作或身体某项机能等 , 这时你的自我感会减弱 , 或还伴随着痛苦的迷茫:
“失去了这些……我又是谁?”
在无意识中把一个形式认同为自己的一部分 , 这种形式的消失或分离 , 给人造成极端的痛苦 , 这个痛苦便在此刻存在构造里留下了“空洞” 。
怎样回归到平和、宁静 , 接受这是自然的生命形式?
回归到可以正视并接受那个“空洞”后面隐藏的空虚感?
哲学家的设想是:假若这世间只有一种颜色存在 , 是为蓝色 , 那万物都是蓝色的 , 那么蓝色便不存在 。 除非有不是蓝色的东西 , 蓝色才得以被辨认 。 否则 , 它就不会存在 。
同样 , 我们也需要永恒的事物来辨认那些转瞬即逝的存在 。
人类在这宇宙的空间里只是匆匆过客 , 生命也短如白驹过隙 , 有什么是不受生死制约而永恒存在的呢……
04
写在最后
“哲学” , 含有一种奇妙的力量 , 它能助人以溯源 , 回归简单的状态 , 以平静的力量指引 , 拥抱内心的平和 。
剑桥大学哲学导师埃克哈特?托利的《人生不必太用力》 , 篇幅虽很短小 , 却触及思想行为的深度 , 让我们在思考的同时 , 利用觉知有意识的掌控自己 。
在思想与意识每天产出大量的信息中游走 , 哪些才是“更重要”的 , 是值得或必须我们去关注、去试着尝试完成的呢?
或许只记住一点就够了:我们是这一切的主体 , 而非那些客体 。 我们是生命本身 , 是一切事物发生的空间 。
作者:简y , 精读读友会会员 , 从简约中汲取生活的清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本文转自:河南法制报如果人生像考试一样 夜读|来,对一下人生答案
- 人老了,别太精明,笨一点是福气
- 爱情 人老了,别太精明,笨一点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