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生长给人的启示,竹子的启示人生感悟怎么写?( 三 )


根据这一发现 , 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 。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强的活性炭 , 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 。如今尽管吸附剂的性能越来越优良,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
防毒面具可以说是模仿猪嘴的一件杰作 。
2、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做鲁班 。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人民当中流传着,后代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 。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姓输,名班 。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人们尊称鲁班 。有的书上写作公输般或供输盘 。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 。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在民间 。相传有一年 , 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 。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 。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 。累得精疲力?。?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 , 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 。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 。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 。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 , 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 。他明白了 ,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 。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 , 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 , 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 , 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 。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 , 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 , 拉了一会儿 , 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 。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 。于是他们立即下山 , 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 。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
在鲁班之前 , 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 。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 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