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 路遥诞辰72周年: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四 )


文章图片
《平凡的世界》手稿
开头有了,路遥后面的创作更是卯足了劲 。他把每天的任务做了限制,完不成一定量的写作,绝不上床休息 。凌晨,万籁俱寂时,他从桌前站起来,常感到眼冒金星,腿半天痉挛地挪不开脚步 。
为了维持写作所需的体力,他有意识地锻炼,每天晚饭后爬山,下山回到工作间,再用凉水冲头 。
他在青年时代,就尝试过在暴雨雷电中,独自爬上高山,让瓢泼大雨淋透自己,用来锻炼身体、磨练意识 。
然而超负荷地写作,加上不当的锻炼,使原本身体并不强壮的他疾病缠身 。
1986年底,《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终于完成,路遥像小学生一般,在战战兢兢中等待文学评论家的反馈 。
路遥 路遥诞辰72周年: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文章图片
然而,他用心血铸就的文字几乎被文学评论界全盘否定,学界普遍认为作品没什么文学价值,甚至有人不敢相信《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自《人生》作者之手 。
在文学界,作品收到严厉的苛责,但在读者中却广受好评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播叶咏梅是最早一批被作品感动的人,她给台里打报告,请求在“长篇连播”中播出《平凡的世界》 。很快报告得到批准 。
1988年3月27日中午12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时播出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
这部作品一经播出,就火了 。
听众纷纷给电台来信,有一次路遥去台里送手稿,发现这里足足堆积了两千多封信件 。
节目播了126天,126集,从开播到结束,听众来信像雪花般源源不断地飞进电台,来信的人里有学生、老师、工人、农民、军人、离休干部、待业青年 。
他们无不表达共同的心声:《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在苦难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
路遥 路遥诞辰72周年: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文章图片
最后的文学殉道者
《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殊荣 。
然而,领奖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路遥却既开心又苦恼 。
一贫如洗的他,路费是借的,但仅仅有路费有什么用?到了北京要请客,还要买一百套书送人,情急之下,他只能打电话让三弟王天乐想办法 。
路遥 路遥诞辰72周年: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文章图片
图 | 路遥的弟弟王天乐和路遥
神通广大的王天乐很快凑足五千元赶到西安火车站,送到路遥手里 。他无奈地说:你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 。
路遥点点头,只说了一句:X他妈地文学!
早在1983年,《人生》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赴北京领奖的路费就是王天乐帮着凑的 。那时凑了500元 。
尽管路遥已经获得了一系列文学大奖,所得稿费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上有老下有下的他常常念叨: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
闲暇之余,他也动过做点小生意的念头 。
他打算从广东、福建进一些牛仔裤,拿到西安卖,或者开家餐馆,再或者搞个运输队 。但是,这些念头终究还是被文人的清高打消了 。
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耗费了路遥大量的心力和体力,他的肝病日益严重 。
路遥 路遥诞辰72周年: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