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怎么种出来的,草莓怎么种( 四 )


草莓是怎么种出来的2一、怎么种
1、时间:选择好想要的品种,根据不同的品种类型选择种植的时间 。
2、催芽:将种子挑选好 , 然后倒入进温水里面,保持在50到60度左右,温度太低起不到作用,太高的话会伤害到种子 。之后用小木棍不停地进行搅拌,直到温度下降到大约25度左右就可以停下来了 。再浸泡大约2-3小时 , 就可以捞出来 , 用手搓到表皮呈现干净有光泽为止 。用湿润的纱布将它们盖好,看到有大量的露白就可以 。
3、播种:将土填进在花盆里面,然后浇透水 。等待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种子播下去 。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 等到里面完全干透之后就可以再次浇灌 。
4、移栽:等到幼苗长出两片小叶子的时候 , 进行移栽 。
二、需要什么土壤
土壤的选择对于植株的生长比较重要 , 有利于后期的发展 , 合适的土或促进果子数量的增多 。要求所使用的土必须透气,这样有利于吸水,里面含有的养料还要多一些,这样结的果子才会多一些 。

草莓是怎么种出来的,草莓怎么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草莓怎么种植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在种植草莓前,我们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
1、地块选择
草莓对种植土壤是有一定要求的,草莓最适宜栽植在疏松、肥沃、透水透气都比较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pH值为5.8~7,也就是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环境,当pH值在4以下或8以上时,就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
草莓需肥量大 , 在栽植前要施入足够的优质有机肥和一定比例的化肥作为底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除了有机肥外,每亩再施低氮、中磷、高钾的缓释性三元复合肥50千克 。
3、整地起垄
施肥后进行翻耕 。草莓的根系浅,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表层土壤中,为了使根系更好的吸收底肥中的养分 , 翻耕深度最好在15~20厘米之间 , 翻耕后耧平,南北向做高畦,畦下宽50~60厘米,上宽40~50厘米,为了更好地保持地温 , 畦的高度应该在30~35厘米之间比较合适,最后要拍实畦面,防止畦面坍塌 。
二、幼苗定植
选择符合标准的幼苗是草莓顺利生产的关键,符合幼苗定植的标准是苗高15厘米左右,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 须根多而粗,一般苗重25~30克左右比较合适 。
1、幼苗处理
首先,在栽植前摘除一部分老叶,只留下2~3片新叶,这样可以减少蒸发失水,有利于幼苗成活 。在摘叶的时候用指甲把老叶掐下,基部要留一段叶柄,千万不要劈叶 , 否则会损伤根茎 。整理好的幼苗如不能马上进行定植,就要把幼苗放到阴凉处并加盖遮阳物,减少水分的蒸发 。
在草莓定植前,一定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确保无菌苗定植 。可用有效活菌数≥3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20克+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克+30%甲霜·恶霉灵水剂10毫升兑水30斤,直接喷淋草莓苗的根茎部,能有效预防草莓根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
在定植前用5~10㎎/㎏萘乙酸钠或萘乙酸钠药液蘸根2~6小时,对促进生根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 。
2、定植时间
为了能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上市 , 可在8月初~8月中旬栽植比较合适(当然,各地可结合当地市场灵活掌握定植时间) 。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因此,栽植前应该把温室棚膜去除 。为防止栽后太阳曝晒使幼苗枯萎,可用遮阳网覆盖棚顶 , 否则温度过高对草莓的生长不利,甚至会造成死苗 。另外,在定植时应该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栽植,这样能够避免阳光曝晒 , 以利加快缓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