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起坨坨是什么原因,奶粉摇不散起坨是什么原因( 二 )


3、正确顺序
正确的冲调步骤是先加水调整水温,再根据孩子的奶量和奶瓶刻度正确调整水量 , 最后按照奶粉罐上的指示加入适量奶粉,水平搓动旋转奶瓶,使奶粉溶解 。
4、不能再次煮沸
再煮沸会使奶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建议奶粉冲调后应在1小时内喝完,冷藏条件下最多保存2小时 。
5、白开水冲调
普通自来水煮沸后,放凉再用来冲调奶粉即可 , 方便快捷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冲调奶粉注意五点
这是正常的物理特性 , 奶粉里面是有脂肪的,脂肪俗称油,油跟水的比重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情况跟奶粉配方有关系,说明脂肪含量比较丰富 。
当然这种情况也与自己的冲调方法、水温等有关,选择合适的水温,先倒水然后再加奶粉,可以分次冲调混合,也可以用干净的筷子等慢慢的搅拌一下奶粉 , 能帮助溶解的

奶粉起坨坨是什么原因,奶粉摇不散起坨是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奶粉为什么会结块? 哈哈,遇到了跟我一样的问题 。
起初买奶粉的时候看到奶粉罐上写的冲调水温建议在45 左右为佳,水温过高容易导致奶粉配方中的一种菌失活 。所以买了温奶器,把水温设置在45,结果尴尬了,不管如何用力摇,奶粉都无法完全溶解 , 在瓶底能够清晰的看到黄色的小块 。
1.一勺一勺放
无奈去找客服,客服建议放一勺奶粉摇溶解之后再放第二勺,比如120ml的水 , 放4勺奶粉,放完第一勺摇溶解,然后再放第2勺 , 再摇溶解,以此类推放至第4勺为止 。
2.适当调高水温
我们知道水温是受大气压影响的 , 大部分地区水温的沸点都是低于100 的,也就是说水虽然沸腾了,但是温度是达不到100 的(可以在水沸腾时使用温度计验证一下),除非使用高压锅 。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调至50 左右 。
3.奶瓶影响
我们日常大部分都是使用玻璃材质的奶瓶 , 如果调好的水温刚刚45  , 由于玻璃是凉性的 , 所以在遇到玻璃奶瓶的时候温度一定是低于45 的,这个时候建议调高水温1 左右 。
知食君经常看到有宝妈吐槽,自家宝宝吃的奶粉结块了,又不知道是不是奶粉质量有问题,扔掉了可惜 , 继续吃又怕宝宝吃坏了肚子 。到底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奶粉结块的问题呢? 关于奶粉保存,宝妈们要知道这些小知识!
为什么奶粉会出现结块?结块了还能吃吗?
奶粉结块的原因两种,一个是奶粉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震荡摩擦,奶粉间互相摩擦碰撞,颗粒间隙变小产生了静电,导致奶粉粉末聚集成团,有轻微结块的现象,这时如果用干燥清洁的奶粉勺轻轻触碰 , 这些奶粉团立刻就会散开,像这种就是正常的现象而不是受潮引起的,奶粉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但如果是奶粉团已经坚硬得无法用奶粉勺散开,则很可能是奶粉受潮吸湿或者存储不当引起的奶粉变质 , 不适合再给宝宝继续吃 。
除了观察奶粉结块的大小以及硬度之外,宝妈们也要注意奶粉是否还有发生变色变味的情况,一般来说有异味、奶粉结块又比较大比较硬,难以捏散,就不能再吃了 , 以免宝宝出现腹泻 。
为防止奶粉受潮结块,保存应注意:
我是知食君 , 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
如果宝妈们拿到未开封的奶粉发现结块,很可能是因为奶粉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 , 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产生静电,造成结块 , 但这对奶粉的品质并没有影响 。宝妈们拿勺子推团块,可以推开的话 , 就能够继续食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