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 二 )


修建过程: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源洞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 , 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名称由来: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 , 《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 。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 , 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都江堰修建于秦国 。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 , 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 ,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 。三者有机配合 , 相互制约,协调运行 , 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 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 。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 , 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 , 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 , 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 , 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修建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代 。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其年代久远,无坝引水等特征被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时候
都江堰存续2000多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 。“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