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 二 )


然而情毕竟不等于欲,在现代汉语概念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 , 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 。有一句谚语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分别属于“心”与“身”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同的领域 。其次,情与欲互动互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 。但如果非要对情与欲排个坐次,分个先后,不妨展开一场辩论,那么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辞,说得头头是道,讨论起来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热闹而有趣 。不信你去问热恋中的青年男女 , 他们虽说身临其境,但肯定很难说清楚情与欲到底是怎么个关系 。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无情无欲,恐怕就不成其文学艺术了,但如果你想从文学艺术作品中找答案,可能就更扑朔迷离 , 云遮雾障,稀里糊涂了 。
不过科学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说法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可以把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大类 。矿物是没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但没有欲觉,只有接受而没有感受;动物有生命有欲望 , 而且知道“感受” 。人是动物,当然具有求生存的基本欲望,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但人毕竟不是禽兽,而是高等动物 , 是“万物之灵”,比起禽兽的欲望当然要高级得多,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能接受信息 , 感受信息,而且还能因授受信息而感动、激动、冲动,并理智地加以节制或处理 , 把动物的欲望发展到情感和理智的高度,而普通动物的欲望和感受只停留在本能的水平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艺术就是表现人的七情六欲的艺术 。看一件文艺作品的精粗、雅俗与高下水平,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作品表现人的七情六欲时,究竟达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情感和理智的何种程度或高度 。
七情:
喜,即快乐、愉悦;怒,即发怒、气愤;忧 , 即忧愁、烦恼;思,即思念、牵挂;悲,即悲痛、伤感;恐,即恐惧、害怕;惊,即吃惊、惊讶、意外
六欲:
色欲(若见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者)
形貌欲(若见端容美貌,无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贪者)
威仪姿态欲(若见行步轻徐,举止详缓,扬眉顿脸,含笑娇盈,无智愚人,不知其患 , 便生爱染)
声音言语欲(若闻巧言美语,称情适意,音声清雅 , 歌咏赞叹,无智愚人,不知其患,便生爱者)
细滑欲(男女身分,软细滑泽等,无智愚人 , 不知其患,耽染没溺)
人相欲(若男若女,必得所爱之人 , 互相贪染)
七情指:喜、怒、哀、乐、惊、恐、思 。
六欲指:食欲、性欲、情欲、占有欲、求知欲、出类拔萃欲 。
七情六欲是人之本能,是驱动人每日奔波劳碌的内在因素,没有了七情六欲,人要么成行尸走肉,成植物人;要么成了神佛或鬼怪 。七情六欲影响着人的品位、生活质量、道路,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全在于你对七情六欲的控制程度 。
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由此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网络的七情:亲情、友情、爱情、私情、多情、同情、一夜情

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