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谁设计的,都江堰谁设计的( 二 )


都江堰是谁设计的,都江堰谁设计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是李冰父子设计的 。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 ,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 , 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 , 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 , 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
首先 , 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 。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 , 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 , 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 。始建于宋代以前 。位于都江堰鱼嘴堤之上 , 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 。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 。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
【都江堰是谁设计的,都江堰谁设计的】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 。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 。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设计的
都江堰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先后主持建造 。
(2011·咸宁)都江堰以灌溉为主要功能 。
都江堰是李冰设计的
都江堰是谁设计的,都江堰谁设计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是李冰父子设计的 。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 , 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 。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
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