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好的养生:善忘、少怨、不比、寡思( 二 )


但梁簌溟却对这种生活安之若素 。
每天悠然自得地扫完地后 , 就到护国寺的华清池泡个澡 , 或是到北海公园打一趟拳 。
佛家有言:“烦恼本无根 , 不捡自然无 。 困惑本无源 , 不纠自轻松 。 ”
一个好心态 , 就是一味良药 。
人生风雨里 , 我们要懂得坦然接纳一切的起起落落 , 当身心宽一丈 , 疾病自会退一尺 。
世间最好的养生:善忘、少怨、不比、寡思
文章图片
03
不比
读《三国演义》时 , 我们常常感慨于周瑜英年早逝的下场 。
周瑜本身文武兼备 , 有雄才大略 , 但他凡事都想跟诸葛亮较劲 , 最终造成了自己悲哀的结局 。
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写道:“与别人比较 , 是悲惨生活的开始 。 ”
人比人气死人 , 命比命气出病 。
人一旦不快乐 , 健康又何从谈起 。
我们要明白 , 这世间之事 , 比不完 , 争不尽 。
与其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 , 不如专注于生活本身 。
日本奈良一家医院 , 有一位工作了70多年的心理医生 , 叫中村恒子 。
连续在一个单位工作大半辈子 , 恒子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冲突 , 每天都是淡然从容 , 轻松无忧的样子 。
被问起幸福的秘诀时 , 她给出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不比较 。
工作以来 , 恒子从不和人攀比 。
比她年轻的医生被提拔晋升时 , 她完全不在意 。
单位的同事待遇比她好时 , 她也不会感到不满 。
她说:“别人有别人的生活 , 自己有自己的轨迹 。 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 , 实在毫无意义 , 只会消耗精力 。 ”
梅花不与牡丹争艳 , 自有暗香浮动 , 每个人的生活各有其精彩 。
有的人一间屋 , 六尺地 , 也能过得满心欢喜;有的人桌当床 , 衣作被 , 也能颐养天年 。
尘世间幸福终究不是比出来的 , 而是过出来的 。
世间最好的养生:善忘、少怨、不比、寡思
文章图片
04
寡思
现代心理学中 , 有个名词叫做“反刍思维” 。
简而言之 , 指的是对所烦恼的问题 , 进行反复、被动地思考 。
一旦陷进“反刍思维” , 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
这刚好印证了《养生要集》里说的:“多思则神怠 , 多念则志散 。 ”
一个人 , 如果心有千千结 , 病根自会种下 。
医圣张仲景曾为另外一个名医治病 。
这位名医叫沈槐 , 已经七十多岁 , 一直惆怅无人继承他的医术 , 因为思虑过重 , 身体抱恙 。
医者难自医 , 张仲景一番望闻问切后 , 确定是忧虑成疾 , 马上开了一个药方 , 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 , 做成药丸 , 涂上朱砂 , 让沈槐食用 。
沈槐看见这药方 , 觉得好笑 , 命家人挂在屋檐下 , 逢人就指着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
无论是朋友亲戚 , 还是同行郎中来看他时 , 他笑着说:
“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 。 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 , 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 , 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
这时沈槐才恍然大悟 , 其实张仲景以五谷杂粮开药方 , 一方面是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让他转移注意力 , 另外一面是劝他饥来吃饭困来眠 , 不要想太多 。
有时候 , 不是病痛选择了人 , 而是自己因为思虑过度 , 找上了病痛 。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 。
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预想的烦恼写下来 , 投入“烦恼箱” 。
三周后他打开箱子 , 与实验者一一核对 , 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都没发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