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用途,有机物苯的用途有哪些?( 二 )


1、诊断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 。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 。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
2、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 , 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 。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
3、诊断及分级
3.1、急性苯中毒
3.1.1、急性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 。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
3.1.2、急性重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 。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 , 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
3.2、慢性中毒
3.2.1、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4.5×109/L(4000~4500/mm3);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80×109/L(6~8万/mm3);
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l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 g/dL),女性低于110g/L(1l g/dL);
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
3.2.2、慢性轻度中毒
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如白细胞计数持续或基本低于4×1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 。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
3.2.3、慢性中度中毒
多有慢性轻度中毒症状,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 。符合下列之一者:
a)、白细胞计数低于4×l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 , 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l09/L(6万/mm3);
b)、白细胞计数低于3×l09/L(3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l09/L(1500/mm3) 。
3.2.4、慢性重度中毒
出现下列之一者:
a)、全血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白血病 。
4、治疗原则
4.1、急性中毒
应迅速脱离现场,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 注意保暖 。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口服者给洗胃 。对症、支持治疗 , 可给予葡萄糖醛酸 。注意防治脑水肿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心搏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 。
4.2、慢性中毒
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
5、劳动能力鉴定
5.1、急性中毒
病情恢复后,轻度中毒一般休息3~7天即可工作 。重度中毒的休息时间,应按病情恢复程度而定 。
5.2、慢性中毒
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 。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