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哪四库,四库全书是哪四库呢?( 二 )


 
 《集部》包括 楚辞 窦娥冤 二十四诗品 古文观止 绝妙好词 乐府诗集 柳宗元集 六朝文絜 六一诗话 牡丹亭 欧阳修集 全宋词 人间词话 诗品 苏轼集 唐诗三百首 陶渊明集 文心雕龙 文选 西厢记 玉台新咏 百家姓 千家诗 全唐诗
经、史、子、集四部,因规模大而称四库 。

四库全书是哪四库,四库全书是哪四库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古代的四库全书是指哪四本?这是分四类:经、史、子、集
经——主要是四书五经
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
子——主要是诸子百家
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
扩展资料
一、焚毁
《四库全书》收录全文的图书一共有3461种,成书79000卷 , 近7.7亿字 。编修中明令禁焚的书籍就有3000多种(估计禁毁6766部,93556卷),禁毁数超出收入的总数,这还不算上因当时诏令上缴违禁书籍在民间造成的恐怖氛围,百姓偷偷焚毁的书籍,合计起来被毁掉的书籍恐怕不止万部,这实在是空前绝后一场文化大浩劫 。
二、删削
只举几例 , 据黄裳先生考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诏令:书籍内如有只须删改的字句,就不必因此而废掉全书;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禁网已注意到地方志;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注意力伸到野史诗、演戏曲本、小说等俗文学领域;乾隆五十年(1785年),改《明末纪事本末》中“吴三桂击走李自成”为“清军击走李自成” 。
三、错讹
戊戌变法时支持新法的陕西进士李岳瑞 , 在其笔记《悔逸斋笔乘》中提到乾隆御制、四库馆臣校订的武英殿版《二十四史》 。“曩读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惟《史》、《汉》、《国志》校勘无愧精审,《晋书》以次,则讹字不可枚举 。”是四库馆臣的疏忽吗?
不是 。这是四库馆臣、内府官员、太监共同表演的取悦皇帝的“哑剧”——故意留下些容易看出的错误,等待喜欢校书的乾隆看到后标出,再对馆臣的“不学”降旨申斥 , 从而“龙心大悦”,觉得自己的学问也在“皆海内一流 , 一时博雅之彦”的四库馆臣之上 。“然上虽喜校书,不过偶尔批阅,初非逐字雠校 , 且久而益厌 。每样本进呈,并不开视,辄以朱笔大书校过无误,照本发印 。司事者虽明知其讹误,亦不敢擅行改刊矣 。”
从上述可以看出,毁、删、改,包括留下的大量错讹,都是蓄意而为 。深究缘由,就不得不剖析乾隆编修《四库全书》的真实意图了 。在费正清的名著《美国与中国》中,他鲜明地指出了清朝统治者编纂《四库全书》的真实用意:“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 。
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 , 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 。正如L.C.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
参考资料
四库全书_百度百科 
经——主要是四书五经 
史——主要是史记、汉书等史书(正史) 
子——主要是诸子百家
集——主要是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 , 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 。可以说,“中国的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四库全书》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