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3、东北的民俗特色有哪些???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 , 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 。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 。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 , 撒上盐,密封 。一直到一个月左右 。东北人爱吃炖菜 。因为天气冷 。还有人参,鹿茸 。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 , 味道重 。还有蘑菇,野菜 。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 。最喜欢饺子 。各种馅的 。还有杀猪菜 。比如血肠 。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 。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 。在晚饭后 , 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 。还看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东北人性格豪爽 , 重感情 。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 。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 , 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
满意请采纳
东北民俗有二人转、高跷秧歌、剪纸、睡土炕、吃酸菜等 。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 , 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
扭秧歌,是东北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 。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 。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 , 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东北习俗有哪些1、服饰文化民俗: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服饰色彩丰富,受自然崇拜和信仰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各不相同 。2、酸菜饮食民俗:以前东北人不是不吃鲜菜,是吃不上新鲜菜 。冬天 , 人们为了备足越冬蔬菜 , 除了在地窖里藏白菜、萝卜外,家家都渍酸菜 。3、文化民俗:二人转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 。
东北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 。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 。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21世纪) 。
东北发现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庙后山人”,距今四五十万年前 。二三十万年前的金牛山、鸽子洞文化 , 5万至1万年前的青头山人、榆树人、安图人、哈尔滨人、前阳人等古人类,9000年前的海拉尔扎拉诺尔人,7000年前沈阳新乐下层文化 。
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县长新南山遗址、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尔西沙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开流文化、饶河小南山文化 , 5000至6000年前的长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辽河红山文化,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扶余、高句丽)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国际大牌手表哪些品牌,世界手表十大名牌排名有哪些品牌?
- 女士多种维生素片的作用,女人吃多种维生素的好处有什么?
- 孝感的风俗,婚礼是要讲究排场的,孝感结婚风俗有什么?
- 有电子登机牌还能取纸质的吗 报销 电子登机牌还用取票吗,有电子登机牌还能取纸质的吗
- 月见草胶囊什么牌子好,月见草油胶囊有什么作用?月见草油胶囊的功效有哪些?
- 少女峰有什么特点,少女峰、阿莱奇冰川和比奇峰的特点是怎样的?
- 开车玩手机的危害总结,开车玩手机有什么危害?
- 刚做的腊肠没有太阳晒怎么办,香肠没有太阳晒,通风会坏吗?
- 皂粉和洗衣粉有什么区别,天然皂粉和洗衣粉的区别
- 点映和首映有什么区别,点映和首映有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