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是指什么?( 二 )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 是海纳百川的文化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 。今天的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融合,也是中国文化开放兼容的一个具体体现 。
2、天下大同的精神 。
“大道之行也 , 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重视天下的和谐和相互友爱而非互相的对抗或欺凌弱小 。今天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也是大同精神的体现 。
3、中庸的精神 。
中庸不是当好好先生 , 而是一种为人处事上的恰到好处,是一种“黄金分割”的大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智、仁、勇”的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强调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现 。
4、时新的精神 。
“周虽旧邦 , 其命惟新”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时新的精神体现 。时新,意味着以开放的心面对当下的世界,进行适应当下、造福群生的创造 。中华文化的开放、融合,就是时新的表现 。
5、以民为本的精神 。
“民为邦本 , 本固邦宁” 。“民为贵 , 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
6、爱护他人和担当社会的精神 。
“仁者爱人”、“兼相爱 , 交相利” , 都是强调对他人的关爱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真正的个人幸福,必然是与他人及社会整体的福祉相连 。
7、自信自立、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气 。
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不是如同西方那种信仰神祗的文化,而是自信自肯的文化 。
8、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
“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 , 每当民族危亡的时候 , 无数仁人志士总是义无反顾站起来 , 不怕牺牲自己 , 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9、严于律己、修养不止的精神 。
“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都是古往今来真正精进的中国人不断修养自身以止于至善的表现 。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点
…………………………………
人文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的特点 。
一谈到人文,
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
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 
似乎人文主义是欧洲人的专利品 。
其实,
早在中国的商周时期
就产生了古典人文主义,
而且与欧洲人文主义一样,
它也是相对于神本主义而言的 。
《周易》、《内经》、
《老子》、《论语》等经典
都是倡导人性与人道,
破除神性与迷信的代表著作 。
人类文化依其核心对象大体上可分三种:
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物本文化 。
东西方文化早期
都是以神本文化为主,
中国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
进入人本文化,
欧洲于公元18世纪
才由神本文化进入物本文化 。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立足于人性,
强调的是人的道德,
是共性的弘扬,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西方传统人文思想
立足于个性,
强调的是人的价值,
是个性的张扬,
“不自由,毋宁死” 。

严格地说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