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习俗,彝族的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三 )


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 。节日期间,他们共举火把为嬉 , 并欢聚于山间田野,举行簧火晚会 。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 , 尽情歌舞,彻夜不息,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 。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 。

火把节习俗,彝族的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火把节有斗牛、赛马、摔跤等习俗,火把节的寓意是丰收,火把节活动中具有祈求丰年的民俗功能 。
火把节(彝族火把节) ,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 , 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 。
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 。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
彝族火把节的禁忌事项
1、在火把节进行时,不要在田地中随意走动,不然会招来虫灾 。
2、不要用脚踩锅庄石,也不要直接从火塘上方跨过 。
3、在参加火把节的时候要讲文明讲礼貌,不要和他人发生口角争斗,不要在景点乱涂乱写乱画,不要乱丢垃圾 。
4、白天不能点着火把到处乱走,不要从屋里点着两个火把走出来 。
火把节习俗,彝族的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火把节习俗火把节历时三天 , 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第一天迎火,宰牛杀羊 , 备酒祭祖;第二天玩火,祭台圣火下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第三天送火,夜幕降临 , 大伙手持火把,聚在篝火周围尽情地唱歌、舞蹈 。
火把节的习俗
1、来源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
2、日期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号这一天 。
3、意义
火把节来源于人类对火的崇拜,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 。
火把节习俗,彝族的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的习俗:
1、祭祀鸡
火把节的祭祀鸡是挑选精心饲养的鸡,须是金黄色的还不能下蛋的子母鸡,一般是一斤左右重 。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七天或前三天 , 人们用倒扣的竹背篓把这只祭祀鸡关起来饲养 。
2、枯蒿芝杆编制的火把
火把节的三天晚上都要点火把 。所点的火把主要是枯蒿芝杆编制的火把,以及松树上砍来的松明子火把 。不过要注意的是 , 送火的晚上点的火把只能是枯蒿芝杆制作的火把 。
这些火把都要提前数天,早则一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尤其是枯蒿枝杆编制的火把是要精心制作的,通常是一家之主或懂事的孩子去筹备制作 。在离过火把节还有一两个月的时候,人们每天在上山放牛羊时,或专门去山林中寻找枯蒿芝杆 , 找到后折断成捆带回家放着,当积累到足够用的时候就开始编制 。
3、点火、玩火和送火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