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白塔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浅析《边城》中白塔韵味( 三 )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由此 , 大家都一致认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 。但实际上 , 作者尽管“只想造希腊小庙”来“供奉的是‘人性’ 。”但他所要赞颂的“人性美” 已经在蜕变了 。作者自己还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 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故事中充满了5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6 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人性的率真与善良在“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整部小说笼罩着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这种“人性美”是生存还是死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 。当我注意到作品中“白塔”这一意象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
作品开篇就讲到白塔:“……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管理渡船的老人在塔下住了五十年 。爷孙俩一直生活在白塔的世界里,白塔守护着渡头,守护着翠翠一家,守护着翠翠的梦(在白塔下午睡,在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 , 也飘上了白塔 。)
“翠翠无意中回头一看,见屋后白塔已不见了 。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的摊在那儿 。翠翠吓慌得不知所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 。祖父也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死去了 。”
作品结束时,白塔就在老船夫去逝的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圮坍了,到了冬天,大家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 , 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作品开关结尾都扣紧白塔来写 , 说明它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是探讨作品的主题的一个关键 。
象征、意象在建筑艺术、诗歌、音乐和绘画中,都是很重要的 。荣格认为,建筑也是充满了象征意义的 , 人同建筑除了具有实用的居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层更加休戚相关的感情关系和精神关系 。不过,就像大自然永远给蒙上了一层薄纱一样 , 人们几乎忽略了这层关系的存在 。只有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破译,才能认清建筑对人的影响 。
荣格在《回忆录》说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从某些方面来说塔是个孕育生命的地方——一个子宫或者是一个可以造就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母体 。它给我一种感觉,我好像在石头中获得了重生 。”“塔”象征着母亲温暖的“子宫” 。在那里,可以把远离尘嚣,沉浸到内心深处 , 放松警戒,松弛紧张的神经 。世俗的荣辱得失,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便是住宅对人的生存的意义 。它把人的灵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 仿佛把人带回到母亲的“子宫”,隔绝、排除来自外部世界的严重干扰和由它引起的一切焦虑,把过去的生活静静地进行反刍、消化,从而酝酿对未来人生的一种新的感觉和情绪 。正是这个“塔”使他确确实实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Renewal) 。
“‘塔’象征精神的圆满(‘灵与俗’原是西方形而上的两极 。荣格在现实、外部世界受到挫折 , 世俗方面是失败了 。但是他追求的是人类精神的完整与圆满 。于是,他更倾向于为一般人所忽视的内在生活,一种灵性的生活);它是由石头筑成的,象征着简朴与坚定 。”(见李沫来《荣格“塔”的象征意义——兼论建筑与心灵的关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