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是怎么来的,李姓的来源是啥?

1、李姓的来源是啥?李姓作为现今中华第一大姓,其来源纷乱,诸说并存,综合以往的各种说法 , 可得以下七种:
其一,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 。颛顼后裔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文字中“理”与“李”相通) 。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 , 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 , 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 , 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又感激李树活命之恩,便改姓李氏 。
其二,根据民国十年臧励和主编的《中国人名大词典》附录《姓氏考略》: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 , 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 。认为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
其三 , 古代巴人分布于今重庆、湘西、鄂东一带,尊奉廪君为先祖,廪君死后魂魄化为虎 , 巴人因此以虎为图腾 , 巴语古方言读虎为“李”,廪也是“李”的音转 , 所以到西晋末年 , 廪君之后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公元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出了李特、李雄几位成汉皇帝 。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后灭于东晋 。(《晋书·李特载记》)
其四,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白僰古通记浅述》)
其五,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 。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见《魏书·官氏书》 。
其六,出自他姓改李氏 。唐朝常常对功勋卓著的大臣们恩赐李姓 。唐功臣武将有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共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
其七,有人认为李姓起源于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 , 把李树奉为氏族图腾,因以图腾为姓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 。如《说文》所云:“李,果也 。”李树 , 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 。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 , 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之多 。
李氏来源的七种说法中 , 前二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颛顼、皋陶、利贞、老子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 。这一系统作为李唐王朝认可的渊源,成为李姓起源的主流观点,颛顼可视为李姓的远祖,皋陶为李姓的血缘始祖,利贞或老子为李姓的得姓始祖 。
其余五种虽然得姓原因各异,但均为后起李姓,从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李姓起源,只能算是李姓在后世的繁衍和扩展 。比如第四种南方的巴人在西晋末年定自己的姓氏为李,是因为他们的先祖廪君之“廪”与其部落图腾“虎”在巴人方言中读音均与李接近,依音用李姓,此时作为姓氏的李姓早已存在 , 巴人姓李,只是加入到李姓的大家族中而已 。后来经过大唐数百年的统治,异姓尚且以改姓国姓李氏为荣耀,巴人之李更乐得依附当朝显贵 , 而祖述颛顼、皋陶、老子 , 所以巴人李姓逐渐融入唐朝国姓的李氏系统之中,在后世已很难区分了 。得姓于三国时期的哀牢夷中的李姓和北魏复姓所改的洛阳李姓,也存在这种情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