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是什么?

1、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是什么?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 。
译文: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飘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
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
碧空?。合г诒汤兜奶旒?。?。壕⊥罚?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
李白心里对这次离别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 , 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 , 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全诗,有谁知道?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释义: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要在这个烟雨迷蒙、百花盛开的三月坐船东下去扬州 。一叶扁舟摇曳而去,小小的帆影消失在碧海蓝天间,只有滚滚长江水在天际奔流 。
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行正值开元盛世、阳春三月,云树繁花似锦如烟 。东南大都会扬州更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所在,李白明丽的畅想中饱含对孟浩然此行的祝福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
李白、孟浩然,两个风流诗人,一场诗意的送别 。远行人风神潇洒,看尽一路繁花,想想都觉诗意盎然 。孟浩然“骨貌淑清 , 风神散朗”,诗开山水一宗,名动天下 。李白以乘鹤的仙人比之,正是刻画出孟浩然的飘逸形象,且内含敬意与欣赏 。
一片繁盛中,“孤帆”二字引出送别挚友的淡淡落寞 。远去的孤帆、隐约的远山、浩渺的水汽与传说的神秘、烟花的迷离融漾在一起 , 共同构成空蒙又辽远的意境 。此时,长江自天际浩荡而来 。渺茫的离思中夹杂了博大、俊爽又开远的气质 。一片浩渺中有流动的远意 , 这就是青春的感伤,轻烟般的怅惘中依然流淌着憧憬与希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