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无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 四 )


意思是:不结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 。
【名称】无友不如己者
【解释】无:同“毋”,不要、禁止之意 。友:名词作动词用 , 交朋友 。
【出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又《论语·子罕第九》:子曰:“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扎实 。做人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用 。不结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说解】学习是重要的,但怎样才能学好?孔子教育我们,想学习扎实,为人不能轻?。?“轻乎外者 , 必不能坚乎内”,为人必须自重才行 。近年来学风浮躁,学者涉嫌剽窃者多,做人不庄重,不注重品德修养,这么干,在别人眼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
另解: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对此提出:“千万不要依古人的解释,认为交朋友一定选比自己好的,那就错了 。要尊敬每个人,认为所有的朋友,不可能不如自己的 。"本人认为,初交友,择善为之 。自己修养好了,可以泛交,学人所长 。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保留地取字面意思,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
李泽厚《论语今读》说,“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 。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 , 并非真正不去交结不如自己的朋友 , 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 。如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遍原则 , 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 。所以它只是一种劝勉之辞 。
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是教育我们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人不如自己 。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 。“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
钱逊先生觉得把意思整个翻转,有点不落忍 。他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把“如”解释为“类似”较合孔子原意 。所以译为: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
李零先生就旗帜鲜明地说,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 。
钱穆也这样认为 。
萧民元在《论语辨惑》中提出了另一种观点 , 他认为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就要先把“主忠信”连上去 , 应合解“主忠信 , 无友不如己者” 。就是说,君子以忠信为重,不要与不重视忠信的人交朋友 。在这里 , “不如”不是比自己差的意思,而是不像自己一样很重视忠信的意思 。因为忠信这种品德,小而言之 , 是忠于事而信于人;大而言之,则是忠于国而信于民;皆君子立身行事的要素 。
学者陈志岁《载敬堂集·读书体义·〈论语〉参解》:“〈论语·学而〉记子曰:‘ 无友不如己者 。’ 谓没有朋友不有长处,定有逾己者 。人各有其长,堪资取补,诲人谦虚砥益尔 。〈述而〉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旨别白也 。”
可见,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是应该有一个特定的语境,特定的说话对象的 。我们不可能复原当时的情景 , 就不可能真正知道孔子的意思 。不过这句话,确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交友的原则 。
无友不如己者,指的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不跟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 。
【名称】无友不如己者 。
【解释】无:同“毋”,不要、禁止之意 。友:名词作动词用,交朋友 。
【出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又《论语·子罕第九》:子曰:“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