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草船借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 四 )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 。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 。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
曹操闻报后 , 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 , 不肯轻易出战 。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 。一时间 , 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 。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 。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 。此时 , 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 。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 。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 。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 。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 。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
烟波浩渺的江上,一片波澜不惊 。只是这时已经大雾弥漫,在此虚实不定的情况之下,想必大多数军事行动都已经偃旗息鼓 。
可就在此时,却有一艘艘的船鱼贯而行,驶入江面 。一艘船之中,一人惊慌失措,另一人却镇定自若地喝酒谈笑风生 。
不久之后,只听见飞矢如雨点般的声音飞射而来 。那人依旧镇定自若地喝着酒 。天色微亮之时,船上一排排草人扎满了箭 。看到堆积如山的箭,主将惊叹不已,并为此深深折服,自叹自己技不如人 。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记载 。那个利用草船借箭的人便是鼎鼎大名的诸葛亮 。
故事的起因在于诸葛亮向鲁肃说了一个军事行动,并千叮万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不料鲁肃未信守承诺,告知了周瑜 。
周瑜得知之后 , 深感诸葛亮之才能在自己之上,迟早是东吴的祸患,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方法来迫害诸葛亮,那就是叫他在10日之内造完10万之箭 。
可是,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 , 想到了三日之后有大雾,于是他向鲁肃借来了20艘船和许多草人 , 前几日诸葛亮并未有任何行动,直到第三日,才叫上鲁肃跟着自己一起去取箭 。
鲁肃未曾想到诸葛亮利用大雾弥漫的天气去曹营借箭,如此神出鬼没的行动只有诸葛亮能想到吧 。

故事着实精彩 。但可惜的是 , 诸葛亮这一段生平最为杰出的成就之一,却是于史无证的 。
这只是罗贯中的“想当然耳”,凭空杜撰出来的吗?当然也不是,历史上确实有过类似于草船借箭的故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